请出“喜利妈妈” 沈北新区锡伯族人过特色春节
19.02.2015 07:54
本文来源: Syd.Com.Cn
本报讯(记者李莉特约记者王瑜)2月18日,农历腊月三十,在沈北新区黄家街道八家子村,三代同堂的锡伯族吴吉山老人一家一早就忙开了。78岁的老人带着孙儿们沿袭锡伯族传统的春节习俗,敬祭喜利妈妈。
屋内正位桌上,供奉着家谱。呈上供品,敬香鸣鞭,族人叩拜。半炷香后,在吴吉山的带领下,一家人从供奉在西屋西北角的毛头纸袋里,毕恭毕敬地请出“喜利妈妈”,一条两丈九尺长的麻绳。将“她”从屋内的西北角挂起,又折返到东南角,用榆木棍挂在两端的房橼上。
这条绳,是锡伯族人由结绳时期流传至今的“无文字的家谱”,系挂着辛苦一年庇佑锡伯族人的“喜利妈妈”,凝结着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延续千年的民俗和文化记忆。“喜利妈妈”是锡伯族的始祖,译为汉语即为“子孙妈妈”之意。
“我们家的喜利妈妈算起来应该超过三百年了,到我这已经是第九代了。”吴吉山老人还有另一个身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伯族喜利妈妈习俗代表性传承人。
“喜利妈妈”上,系着小弓箭、布条、铜钱、小箭袋、嘎拉哈等等物什。吴吉山逐个解释道:“这个小弓箭表示家里添了一个男孩儿,布条表示女孩,这一辈人有几个女孩,就系几个布条。铜钱喻示生活富裕,木叉喻义丰收。像这个嘎拉哈,又叫背式骨,借谐音表示辈数,加一个嘎拉哈,就说明又添了一辈人……”
吴吉山老人告诉记者,敬祭喜利妈妈,从除夕直到农历二月二,再将喜利妈妈拢在一起,放回纸袋里,扎好封口,供奉到西屋西南角。
本文来源: Syd.Com.Cn
19.02.2015 07:54
故
事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