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80多名检修工的黑夜8小时(图)
首班结束运营的列车缓缓驶来,这意味着当晚的日检工作正式开始了……
检修工人手拿电筒,走进检修通道车沟中,不时地敲打螺丝、查看接地线。
自地铁试运营以来,市民感受到地铁带来的方便,快捷和安全。大连,已经驶入地铁时代。市民关心最多的就是安全性。地铁每天从早跑到晚,怎样能保证安全,又是谁来保障地铁高效运行?6月14日,记者走进虹锦路大连地铁2号线检修基地,探访这些保证安全的“地铁医生”。
19:30检修例会
地铁检修工作从每天19时30分的检修例会开始。检修班班长刘俊在会议室召开岗前的安全例会,向日检班的6名工人布置任务,讲解注意事项。据刘俊介绍,检修班承担着地铁车辆的日检、周检、月修等任务。其中日检,就是地铁每天回库后必须做的“体检”,检修工人更像一名列车的“医生”。
20: 00工人到检修工作区
当天20时,工人来到检修工作区。记者看到,在工作区内,数十条铁轨从外界一直延伸至检修车间内。走进检修车间,横卧着几十条检修通道。“检修车间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是检修库,可以停放34列车,二层为停车库,可以停放24列车,主要是用来对现有地铁2号线20列车进行检修。”由于目前大部分地铁列车正在线上运营,车间内现在停放的列车数量较少,主要是一些当日正在周检、月检、临修以及临时停放的车辆。刘俊说,由于当晚最早一班列车回库时间在22时左右,在此期间,工人的主要工作是一些岗位技能培训和临修项目。
21: 50日检开始
虹锦路大连地铁2号线检修基地。首班结束运营的0217号地铁列车缓缓驶来,早已接到指令的检修班班长刘俊率领班组成员在检修车间整装待命,目送列车停靠在6号检修通道内。当天的日检工作正式开始……
21时50分,日检工作正式开启。只见工人们携带手电筒、工作锤、对讲机等作业工具,分两组开始工作。刘俊告诉记者,日检中按照“先车下、后车上”的顺序,由检修人员对列车的车底悬挂部件、车体、客室、控制系统、司机室、车门等重要部位进行检修和维护,大到列车电子设备,小到车厢里的一个灯管,都必须认真进行检修,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22: 20断电后车底检查
列车经过降弓断电半小时后,22时20分左右,26岁的任维德和两名同伴拿着手电筒,走进检修通道车沟中,时而敲打螺丝、时而查看接地线。
列车总长120米,每列车需要来回走一趟,车底悬挂零部件比较复杂,光是紧固螺丝就有成百上千个,需要一个一个细致入微地检查,“地铁检修是一项技术活,凭的是技术和经验。对一些经验丰富的员工来说,只要敲打一下螺丝,就能判断它们的松紧状况。”刘俊解释说。
23:20首班地铁列车检修完毕
在检修过程中,部分列车陆续回到检修车间中。车厢底部和车体检查结束后,另外三人走到列车上,开始了“车上检查”。一名检修工人走进司机室,打开车厢照明开关,启动车上所有的设备,开始检查车门开关有无异常现象,设备操作是否灵活到位,上下滚轮和摆臂是否活动正常。其他两人则对车厢所有设施进行仔细查验,这些动作他们做得一丝不苟,23时20分,首班地铁列车检修完毕。
凌晨3点全部车辆检修完毕
检修工人来不及喘口气,按照计划立即赶往下一列地铁所在的检修通道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一列列逐个检修,等完成全部在线运营列车的检修任务后,已经是次日凌晨3时左右,全部工作近8个小时。
80余人守护地铁列车安全
虹锦路检修基地主任王海峰告诉记者,目前检修基地设有技术科、日检班、周检班、月修班、正线班等部门和班组,拥有技术人员检修工人80余人。负责检修11列上线参与运营的地铁列车,以及9列库停备用车辆。
日检班的检修工人不仅每晚要工作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很多人还需要早上直接跟着出库列车上线。在早高峰运营期间,执行正线车辆运行保障工作,早高峰过后才能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