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65岁老人风雨无阻守护校园(图)
面对记者镜头,正在干活的“戴瑶奶奶”躲躲闪闪,不太愿意“曝光”。
12月24日,早上7:00,气温零下3摄氏度,北风有些硬,溜缝钻进衣襟有些冰冷刺人。在沙区知行小学正门前的人行道中央,一位老人却在寒风中置身街头——穿着反光警示效果的马甲,手中挥舞着一面旗子……此处没有红绿灯,交通却很有秩序,只要老人的旗子一举,车辆远远地就开始减速,到她面前一准停下。一时之间记者有些疑惑:她是交警?答案是:不!她手中的旗子中间印着一个大大的“停”字,周围写着“爱心家长志愿护学”——她就是知行小学三年级学生戴瑶的奶奶,两年来,她像一个天使,默默义务守护着这座校园,孩子和家长以及老师们亲切地叫她“戴瑶奶奶”、“爱心奶奶”。
65岁奶奶从早忙到晚
“孩子,快过吧,现在安全”,几个小学生蹦蹦跳跳的走向校园,不忘问一句“奶奶好”。这样的情景,她每天早上都不知要重复多少遍。“您好,阿姨,雷打不动哈,这么冷的天儿还坚持奉献,冻手不,咋没戴个手套啊?”停车的工夫,一位过路的司机把头探出车窗,自然地唠着,似乎跟这位老人很熟悉。面对记者的疑惑,这位30岁左右的小伙笑了:“哈哈,我每天上班从这经过,总能看见这个‘活雷锋’。”
问起老人的经历和护学目的,她顿时变得有些腼腆。原来老人叫董淑兰,前几年从单位退休后,小孙女进入知行小学,老人接送孙女之余,萌生了义务服务的念头,这一坚持就是两年多,风雨无阻。从早到晚呆在校园里,维持校门口交通安全,清扫卫生……不拿一分钱报酬,为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尽管已经65岁了,可“戴瑶奶奶”依然精神矍铄,在传达室还没呆热乎,她便从暖气上拿起块抹布,在水房打桶水,径直走向一楼的多功能教室。在一间屋子里,有好多学生装书包和衣物的柜子,几个班的学生共用。由于这阵流感病毒流行,“戴瑶奶奶”特意往水桶里滴了些消毒液,把柜子都仔细擦拭了一遍。
学生拉裤子她立马就给洗
在传达室里,保安师傅禁不住打开了话匣子。“这个老姐姐呀,我是真佩服,一年365天,只要是学生上学的日子,她一准来‘报到’。前些日子,四年级有个孩子拉裤子了,“戴瑶奶奶”二话没说,把又臭又脏的内裤、秋裤都洗了,跟对自己家孩子一样。
11:40,午餐时间到了,“戴瑶奶奶”看到哪个教室外打饭的缺人手,就去帮忙。 “学生都吃饱了,您的午饭咋解决啊?”记者问,“我中午从来不吃饭,习惯了,也算是自己的养生规律吧。”
义务帮学校打扫卫生
下午的活儿,音乐室、美术室……“戴瑶奶奶”几乎不闲着,所到之处都擦得锃亮。下午4:00,她在学生都撤后,还得干会儿活,孙女儿就在教室写作业,大约4:30,老人领着孙女一起回家。
沙区知行小学校长于丽艳告诉记者,“戴瑶奶奶”眼里可有活儿了。“有一次我走在走廊里,无意间看到老人在收拾一间教师办公室,竟然把老师放在桌子下面的鞋子都拿出来擦了。”于校长说,“戴瑶奶奶”从孙女第一天入学起,便开始义务为学校打扫卫生、组织交通,如今已经两年多了,她一分钱报酬也不要。
老人的举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内的每一个老师和孩子,尽管几乎没有人知道老人的本名叫董淑兰,但是每个人都非常尊重老人。辐射到社会上,包括孩子家长甚至周围的居民、马路的过客,碰见老人都热情的叫一句“奶奶”或者“戴瑶奶奶”。在这里,老人无私奉献着她的爱心,发挥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