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给公众一本“明白账”
一直以来,土地出让收支在我国地方财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更加有效支撑经济发展。会议再次强调,管好用好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和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土地出让收支的快速增长,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体现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土地出让收支的关注与改革呼声日益高涨。
各地土地出让收支一直处于公众监管视野之外,因“粗放式”管理饱受诟病。然而,土地出让金是否合理使用,并非无规可依。近几年,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调整和出台了新的管理政策,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不断优化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国务院曾出台文件明确,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政府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但实际操作中,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将土地出让收支脱离管理,形成地方自己的“小金库”。这种做法不仅违规,还造成奢靡、贪腐行为,扰乱土地市场的秩序。
据报道,在过去13年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30倍之多,总额累计达19.4万多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收入占据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有些省份甚至超过税收收入。但类似土地出让金这样的政府基金,还没有完全的纳入监管,每笔土地出让金具体“花多少”“收多少”,公众却并不知情,变成了一本“糊涂账”。
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着实成为了一道难题。首先需要健全土地领域的法律法规,严格操作程序,明确土地交易主体的权属,推进预算公开制度,加大土地出让收支的预算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次,对于既有问题,必须采取铁腕措施,严肃问责,严厉查处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违规等乱作为,同时纠正土地闲置中的各种不作为。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加大对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和重大工程建设。用科学、严格、有效的土地管理,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支撑。
对各级地方政府而言,应加强对土地出让金收支的监管,在各个环节都公开公示,让土地出让金的收支都公开透明,加大对土地开发领域的干部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全过程审计力度并形成制度,防止土地出让带来的腐败。
只有将土地管理过程中所有收入支出做成一本“明白账”,真正落实社会监督,公平公正,才能发挥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有作用,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