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野菜别乱采 或会引起中毒反应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食品安全”。辽宁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春季最需要百姓注意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野菜、野蘑菇中毒,踏青季节可别随意采摘。即使是百姓熟知的可食用野菜,食用不当也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问题。
野菜性凉,尝鲜即可别多吃
省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所副所长孙静介绍,春季是踏青采摘的季节,但百姓可别随意采摘山野菜、野蘑菇。目前国家已经公布的毒蘑菇有400余种,普通百姓很难辨别,千万别随意食用不认识的蘑菇。采摘野菜时,应该只选择有悠久食用历史的野菜来吃,不要食用不知名的野菜。同时,由于野菜往往是凉性的,大量食用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所以尝尝鲜即可,不要多吃。如果食用了采摘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皮下出血、视力模糊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千万不可延误。
警惕污染,采摘地点有讲究
即使是可食用的野菜,也可能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养生专家赵利仁提醒,挖野菜吃的人往往看重野菜纯天然无污染,但事实上,市民经常挖野菜的路边、小区绿地、公园等地,都可能存在汽车尾气、动物粪便、农药、重金属残留等污染。所以,想挖野菜应该到离市区远一点,周围没有工厂、垃圾站等污染源的地方。另外,人们认为吃野菜能清热,但从中医角度来说,味苦性寒的野菜吃多了会“苦燥伤阴”,尤其是本身就虚弱的老人,吃多了反而更容易上火。很多野菜同时还能入药,所以更应该有针对性的食用,以免药性伤身。
我省多地曾发生过
食用野菜中毒事件
2011年,大连市发生一起由于食用野生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两人发病,全部死亡。
2012年,丹东市发生一起家庭食用山野菜中毒事件,三人发病,患者感到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全部住院,经治疗后脱离危险。
2012年3月,媒体报道,大连一对老夫妻食用路边绿化带中挖来的野菜后中毒昏迷。医生检查发现,两人并非野菜中毒,而是有机磷农药中毒,可能是绿化带刚被喷过农药或土壤受到农药污染。
2012年5月,沈阳一家五口食用当天挖到的野菜后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中毒反应,经洗胃、升压等抢救才逐渐恢复平稳。
本版撰稿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子匀
(图片除署名外来自网络)
吃货最爱
蒲公英(婆婆丁):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它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还能配着绿茶、甘草、蜂蜜等,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婆婆丁绿茶。
薤白
薤白(小根蒜):薤白是一种可以抗菌消炎的天然菜品,鲜菜择洗干净、蘸酱、做汤、做馅或炒食均可,还可以腌制成酱菜或咸菜。
荠菜
荠菜(荠荠菜):南方普遍种植,北方仍作为野菜食用。所以俗语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说明其营养价值很高,还可入药,具有明目、清凉、解热、利尿等药效。
猫耳菜
猫耳菜(猫耳朵、木耳菜):猫耳菜的叶子近似圆形,肥厚而黏滑,好像木耳的感觉,所以又叫木耳菜。比较适合做汤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