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城市竞争力排行:沈阳等城市得分最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等机构昨日联合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2015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城市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
与2014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6位。
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进入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
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重庆、成都、武汉分列第5位、第8位和第9位。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中,天津的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最高,而澳门的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优势明显。
报告说,从户籍制度入手,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公平性差别,是了解不同区域、类型城市和谐竞争力差别的重要依据。
报告作者、北京工业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金伟介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实行户籍制度的国家,由于户籍造成的居民之间的差别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体现在社会领域,特别是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
“没有户籍的那部分常住人口实际上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给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带来很大挑战。”刘金伟说,从户籍与非户籍居民之间公平性指数得分来看,最高的是宿迁、湖州、四平、松原、沈阳等城市,得分为1452分;所有城市的平均分值是785分。
研究发现,户籍居民与非户籍居民之间的公平性与城市的级别存在密切关系。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等五个一线城市,对户籍的限制最严格,户籍与非户籍之间的公平性也最差,户籍与非户籍之间公平性平均得分为737.40分,北京、上海两个超大城市户籍与非户籍之间的公平性分别排在第167位和168位。排名靠前的都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四线、五线城市。
据第一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