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薄弱皆因冰雪文化沉淀不足

31.01.2017  14:03

  “推动三亿人上冰雪”,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对国际奥委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国冬季运动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储备较少,在大众普及、大众参与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朱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冰雪文化是发展我国冰雪运动的基础,“世界体育强国,冬季、夏季很平衡,比如美国、俄罗斯、德国等。而我们的冬季运动建设中,实际上缺少一个部分,就是冰雪文化的教育。中国文化、民族传统发展当中应该有冰雪文化大概念,这样才能完善冰雪运动的发展。”关注度低、文化沉淀不足,成为中国冰雪运动的一大短板。

  “我要玩”而非“要我练”

  前些年,中国对冬季运动的重点主要放在一些在奥运会上能够立竿见影出成绩的项目。这也包含了很多中国冰雪运动发展中的无奈。冬夏运动重视程度有差别,冰上、雪上项目发展不平衡,这样的态势,持续了不短的时间。大多数雪上项目,中国选手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实力上的差距,而成绩上的落后也导致项目的发展更陷困境,愈发不受关注、少人问津。

  在上一届冬奥会——索契冬奥会的雪场上,经常可见参加过五、六届冬奥会却至今仍活跃在运动场上的老将,也不乏兄弟姐妹举家上阵、同时登上领奖台的场景,他们成绩的取得,都是源自于对冰雪运动的热爱。在北美和欧洲等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冰雪运动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要玩”而非“要我练”,也许就是中外选手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之一。

  与滑雪相比,冰上项目在室内进行,对气候条件依赖性较低,也更容易成为推广冰雪运动的“突破口”。以往一谈冰雪运动就是在北方,这个概念已经过时,记者在对沈阳体育学院花样滑冰队教练刘超的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在深圳、成都、南京、杭州等南方城市,都已经修建了室内滑冰场,而且深受欢迎。

  冰雪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众所周知,欧美等国家冬季项目开展得好,主要是因为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遥遥领先。有冰雪专家就表示:“冰雪运动发达国家的小孩儿,刚学会走的时候,可能就开始跟着父母学习滑雪滑冰,而老年人只要身体允许,也依然在冰场上寻找乐趣。”

  业余兴趣好培养,但专业发展却难以成行。刘超认为,发展冰雪项目还在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文化素养。文化的积淀需要时间,目前中国的冰雪运动还不具备这样扎实的基础。

  近些年,民间的“大众冰雪热”在持续升温,刘超说:“开展冬季运动,需要从培养兴趣出发。如果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到户外,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中国的冰雪文化或许能逐渐生根发芽。”

  发挥体育和教育的主导作用

  当然,冰雪文化的积淀也需要时日和有效途径。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认为,要做到普及冰雪运动首先要从教育抓起:“体育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体育对青少年来说影响巨大、终身受益。冰雪运动进校园不但是在学校建冰场,更主要的是把学校教育能够纳入到奥林匹克教育之中,使奥林匹克教育、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当中。”

  体育院校在发展大众冰雪运动中的作用,在于引领和示范。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高等院校一定要引领时尚的改变,我们要引领大家转变思想,由原来的吃喝玩乐变到玩乐吃喝,积极地玩,在玩中提高智力,发展体力,全面培养新人。同时,钟秉枢还表示,高校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将行业内最为先进的经验、技术和手段引进到高校,通过高校的率先尝试,为社会发展冰雪运动提供积极的范例和模板。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丁瑶瑶冬瑜制图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