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琦:多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统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教授日前在中日友好医院首届樱花中西医结合论坛作了关于“多学科交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讲座,介绍了对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药物遗存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分析,对该药物的品种、炮制方法及当时中医药应用方式进行了挖掘。通过该实例呈现了当下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技术应用对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感谢洪城主任的邀请,参加中日友好医院樱花中西医结合论坛,祝贺论坛的胜利召开。
我报告的题目是《多学科交叉,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多学科交叉的提出,是源于科学整体性特征的认识。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个复杂性的研究。我们对于复杂性研究,做过关键词检索,这里边大家可以看到跨学科、系统、统一性等等,显示出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研究需要的就是多学科的交叉,那么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也需要多学科的交叉。
对此,李约瑟有一个质问,这一点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和印度文明中成长。但同时李约瑟也提出,如果下一个时期要科学革命的话,科学革命再发生一定是要建立在注重整体,注重辩证思维的一种革命。
这就要求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我们团队在中药传承创新方面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本草考古。为什么要研究本草考古,就要从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谈起。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总书记也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总书记给我们中国中医科学院60周年的贺信里面,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那么如何认识这把钥匙,需要从本草学来切入。因为本草学一直是了解中医药历史的重要工具,如《本草纲目》就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为此我们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融入考古学,形成了交叉学科的新领域——本草考古。
下面举一个例子,通过本草考古这种多学科的技术融合,我们复原了江西海昏候墓中出土药物炮制工艺。大家都知道江西海昏候墓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是汉废帝刘贺的墓葬,当时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图中所示的金币五铢钱等,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新闻媒体也报道,说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冬虫夏草,看到这则消息,我们大为吃惊。一时间就赶到现场进行调研和考察。2016年1月16日,我们到达现场,当时正好进行海昏候墓棺椁的开棺。拿到“虫草”,我们马上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组,包括文献研究组、生药鉴定组、化学研究组和炮制工艺组。
首先开展生药鉴定。我们对出土样品进行了核磁鉴定,发现它是一个中空不规则的棒状结构,外层信号较弱,并且也没见到细胞结构。内层有类似植物纤维结构,且含水量比较高我们马上进行了冰冻切片。因为取材比较及时,样品受到氧化的程度比较低,再加上我们在药材显微鉴别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不仅切出来比较薄,而且还切出来面积非常大的组织,为观察样品整体性奠定了基础。可以发现它是一个双层结构:外面裹有辅料,里面是植物。开展了粉末鉴定,在样品植物的里面发现了导管及纤维,还有一些棕色细胞和细胞群。我们根据建立的植物显微特征数据库,结合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收集的样品进行比较和排查,最后推断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的根。
同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样品的辅料层发现了完整淀粉粒,与碘液反应有显特异的蓝色。那么这种显色反应说明了什么?说明淀粉粒没有因为埋葬2000多年而破坏。地黄属植物根中没有淀粉粒,出土样品的植物里没见到淀粉粒,但是与碘液却有显色反应,说明了这个植物样品的淀粉粒是来自辅料层,并经过糊化过程。大家都知道米变成饭的过程,就是加水和蒸制,淀粉粒就发生糊化。因此,我们推断,这个样品是经过水和热处理再裹上辅料层。那么辅料层里面又含什么?辅料层中可以观察到很多晶体。运用最新的一些分析技术,如利用晶体能谱发现晶体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进一步运用UPLC-MS技术,分析发现晶体是蔗糖。而蔗糖在地黄植物的根里面并不含有,因此,辅料中的蔗糖晶体是一个外源性的添加物,而非植物内源性蔗糖。
上述实验中,我们运用了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如DNA鉴定、能谱、核磁的三维结构、质谱、冰冻切片等等,最后我们鉴定它来自于玄参科地黄属植物的根,外裹含淀粉及蔗糖等辅料,因此,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药炮制品。那么,接下来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这个最早的中药炮制品的炮制工艺是什么?是否为一种新工艺?
我们进行了历史的溯源,系统的梳理了地黄炮制工艺的演变,同时根据古籍文献记载的这些方法制备了相应的样品,并与出土的样品进行比较,发现出土样品中共鉴定出了9个化合物,其中有一个化合物地黄新萜B是地黄属的专属性化合物,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推测,同时聚类分析结果也显示出土样品与米蒸样品聚为一类,与其他地黄样品明显分开。这样,基于文献考证与化学代谢谱研究的结合,发现米蒸法是出土样品最可能的加工方法,这将我国的蒸法及辅料加工法的应用历史提前至西汉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9年。那么这样的一个工艺,我们也找到了历史的依据,明代朱权所著的《臞仙神隐书》中记载了地黄粥:“大能利血生精,地黄(切)二合,与米同入罐中煮之,候熟,以酥二合,蜜一合,同炒香入内,再煮熟食”。朱权是明太祖的第十七子,他的封地也在南昌,就说明在南昌有将地黄与米共煮后,再与酥蜜共制这样一个炮制历史,进一步对我们所考证出的这样一个工艺给予了佐证。
那么我们也就在问为什么要加辅料呢?它的作用是什么?《雷公炮炙论》记载“干地黄……勿令犯铜铁器”,《本草纲目》里也说“铁,气味辛,平,有毒,凡诸草木药及滋补药,并忌铁器”,那么铁器到底对地黄有多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对蒸地黄、铁器蒸地黄以及铁器米蒸地黄样品进行分析,铁元素分析结果显示,蒸制时使用铁制容器,会导致地黄样品中铁元素含量的显著上升,而采用米蒸法可以有效减少铁元素在地黄中的含量。同时代谢组分析结果也表明米蒸法可以缓解使用铁质容器对地黄成分的影响。这与本草古籍中隔绝铜铁器的炮制方法相关记载是一致的。这一点也在出土的文物里面也得到了考证,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铜铁器皿,但地黄恰恰没有放在这些器皿里,而是单独存放在一个木质漆盒内。
通过上述的研究,多学科的交叉,我们发现了迄今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它是兼具植物层与辅料层的双层结构,并且辅料层里蔗糖的使用也是很有意思的。有关蔗糖的历史,季羡林先生专门出写过一本书《蔗糖史》,因为蔗糖在当时仅有贵族才能食用,不是寻常百姓能够用得上的。
那么地黄的这样一个炮制品,它的作用是什么?这点要从刘贺生前他所得的疾病说起。《汉书·五子传》中记载刘贺“疾痿”,而“痿“按照《说文解字》解释为“痺疾”,即风湿之病。我们说汉墓的设置基本依照“事死如事生”,按照礼制,堂是接待宾客和办公的地方,但在他出土的整个墓葬里可以看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放置的是一个什么?是一个床榻,而不是坐榻。所以就可以推测出当时刘贺得的是比较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而这种风湿病的治疗恰恰又是地黄的功效。《神农本草经》里面明确收录了地黄,“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与墓主刘贺“疾痿,步行不便”的病症是相对应的。
所以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复原了炮制工艺,实际上炮制工艺的复原,也是很有意思的,当时我们得出结果以后,江西的考古研究院就给我们提出来,能不能把它做文创产品,希望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能够能吃到这样一个样品?类似于这种炮制工艺所炮出来的薯条。所以说这样一个炮制工艺的复原,是让大家不仅仅能看,还能吃。
这项研究成果也得到了专家的认证,认为年代清晰,材料真实可靠,取样及时。取样其实非常重要,据说样品也被美国学者拿去研究过,最后他们没有报道。我们分析可能是因为这种样品一旦暴露,在空气里氧化很严重,我们因为是第一时间拿到就做核磁分析及冰冻切片,这才推导出来。
这也是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我们的技术路线是清晰严谨的,是科技考古与文献研究多种方法的结合,为今后的开展药物的考古提供了学术的借鉴,得到了最早的中药炮制品的实物,这是发表的文章。
所以说本草考古,让中医药的历史活起来,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我们传承创新中医药,以上就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