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县“旅游+”让企业游客双受益
大洼县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农业、电商、养老和工业等融合发展
“旅游+”让企业游客双受益
10月18日,在大洼县认养农业总部基地,记者一边帮市民满波给菜地浇水,一边聊起来。满波告诉记者,今年他认养了一亩稻田和66平方米菜地,这些菜地平时交给委托方侍弄,有时间的时候,一家3口人都来参加农耕体验,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和休闲度假旅游差不多。
这是大洼县实施“旅游+”的成果,“旅游+”让企业、游客都受益。
今年以来,大洼县挖掘旅游与相关产业的价值交汇点,通过旅游与文化、农业、电商、养老和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力图实现资源旅游化和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突破。大洼县副县长张晓月向记者细述了他们的“旅游+”模式。
“旅游+文化”。大洼县开发了150余种“大洼礼物”系列旅游衍生品,其中碱蓬草系列文化衫未上市就预售2000件,成为全国较早成立以地域特色为主题自主研发旅游衍生品的县区。目前正在引进大洼国际文化梦想城项目,把旅游衍生品扩展到动漫、微电影、影视剧等文化产业中。
“旅游+农业”。大洼县是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的全国首家农特产品防伪溯源试点县,通过阿里巴巴集团等名企,面向全社会推行认养农业,仅半年时间就认养3万亩,农民每亩地收益增长了500元。
“旅游+电商”。大洼县建成了东北首家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淘宝特色馆,开馆当日实现销售额120万元。淘宝馆已经实现线上线下互动销售,成为盘锦旅游别致景观和游客的必游之地。互动销售也带动了品牌化经营,大洼县注册的碱地柿子“OH番茄”价格已由每公斤10元上涨到98元。
“旅游+养老”。大洼县与中华志愿者协会、北京享老公司等10余家单位合作,把民居改造为旅居度假和养老接待处,农民入股分红或打工挣钱,此举开创了城市居民度假式养老新模式。同时又在12个村建设具有农垦文化、渔雁文化等地域文化相融合的民宿村、养老村,发展一村一品。
“旅游+工业”。借助华润雪花啤酒厂在大洼县改扩建之机,把旅游元素植入其中,建设啤酒文化产业园,包括啤酒博物馆、啤酒生产线观光、啤酒文创区和休闲广场等内容,提升工业项目的旅游增加值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