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蒜腊八没“耍狠” 食醋借机“抖一抖”
今日是农历腊月的第一个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喝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在北方,也有着腌制“腊八蒜”的习俗。昨日,记者走访农贸市场和商超发现,沾了腊八的光,大蒜、江米等杂粮销量较往日大幅升高,但价格并未有大波动。
大蒜一天多卖100斤
昨日,在沈阳砂阳、三百利等农贸市场,每个卖蒜的摊位前都有市民在挑选,这几个市场的蒜价每斤3.5元~4元不等,几名摊主介绍说大蒜的价格最近比较平稳,并没有大幅的波动,也没有就势上涨。同时,露天市场上的大蒜价格相对便宜,记者采访中打探到的大蒜最低零售价是2.85元一斤。市民李淑芬老人在铁西艳璐街市场以3元一斤的价格买了20斤大蒜,“家里亲戚多,腌完后每家都给分点,剩下的留着平时吃。”“大概从一周之前开始就有人买蒜要腌腊八蒜了,少的两三斤,最多的买了30斤。”艳璐市场的摊主说。据几名摊主说,沾了腊八的光,这几日大蒜的销量比平时翻了一番,“一天能多卖100多斤吧,一年也就这几天卖得最好,过了腊八就差了。”
部分超市袋装醋断货
前日,家住长白岛的市民孙女士想要腌点腊八蒜,便去家附近的小超市买袋装醋,但家附近的几个小超市都不够数,于是她到附近的大型超市去买。没想到大超市放袋装醋的货架上空空如也,孙女士询问了导购员才知道,由于近几日买醋腌蒜的人太多,超市袋装醋断货,还未来得及补上。记者走访发现,由于袋装醋便宜,也是腌制腊八蒜的必备调料,许多小超市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昨日,在铁西某连锁超市,记者看到一市民拿着六袋袋装醋离开,超市里只余一袋,店主马上打电话补货:“这已经是四天里第二次补货了,前天有人一下子买走二十袋。临近腊八很多人得买醋腌蒜,今天得多备点货。”而在铁西某粮油店里,袋装醋也是一上午就卖光了,一个市民走了三家店才买够数量。
为防霾腊八粥里放银耳
昨日记者在几家超市的五谷杂粮柜台发现,江米、红豆、莲子等腊八粥基本食材被摆放在显要位置。除此之外,混合后的腊八米也在销售区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腊八米是我们为了腊八节特意调的,有十多种食材,今天促销价格也便宜了不少,现在3.5元,前两天还4.8元一斤呢。”
在许多农贸市场内,也出现了调好的“腊八米”,价格根据种类的多少每斤在4元到5元不等,路过的市民都会称上一把。“给顾客调好了其实我们卖货也省事了,要不十几种一样样的称浪费时间还麻烦。”艳璐市场卖杂粮的商户说。
腊八节喝腊八粥是传统习俗,然而为了顺应现如今的空气质量状况,这种传统如今也被加进了新意。
在一家超市内记者看到,市民杨女士在称了一斤“腊八米”之后,又买了几两银耳,她说银耳要放到腊八粥里一起煮,主要是为了润肺。“不都说银耳清肺么,这几天雾霾这么重,我早晨煮粥都放点,到了晚上做饭就弄点木耳。”
年轻一代少知腊八习俗
在走访中,记者听到一位卖蒜的摊主这样感叹:“这几天虽然比平时卖得多,但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买蒜的大都是50岁以上的,小年轻的哪有知道而且会腌蒜的了。”在农贸市场里,除了散称的大蒜外,也有腌制好的小罐子“腊八蒜”,一罐售价5元。市民楚女士路过时买了一罐,“早晨我妈说腊八要腌蒜,我合计多麻烦啊,也没人吃,给她买一罐是那个意思就行了。”记者在沈阳街头随意采访了十几位年纪在20-30岁的市民,发现知道腌腊八蒜喝腊八粥的仅仅有三人。“早晨听我妈说的才知道明天腊八节要喝粥,但是我家没腌蒜,家里人说比较麻烦。”多数年轻人表示,不会刻意去过腊八节,也不讲究这些习俗,另一个小女孩则直接反问记者:“啥是腊八节?为啥要腌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