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高校把应急救护能力计入学分
除了正常的课业之外,从2016级新生起,全员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并把这一学习内容算学分。昨天,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学生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启动仪式举行,该校也成为目前大连市唯一一所全员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培训的高校。
共培训8个学时
2016年,该校《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条例》正式实施,应急救护能力被明确纳入该体系,作为社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出学校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全方位的要求。该校决定面向全体2016级学生,开展8学时的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大连市红十字会为全校3000余名2016级学生免费提供培训教材,并选派专业教师参与培训指导。
培训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论部分。主要围绕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救护概论两方面内容共1学时的课程安排,作为基础课程。二是实际操作课程。将通过心肺复苏、创伤救护以及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处理办法三个部分5个学时的培训,保证学生能够在意外来临时第一时间采取正确、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在医生和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协助挽救生命作系统训练。三是结业考试,经过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大连市红十字会和该校红十字会将为全体学生提供结业考核的机会。
为啥要学应急救护
为什么在学校开展这项工作呢?该校社会事业学院辅导员张铭说了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件:9月的一天,4岁的小女儿在沙发上吃棒棒糖。不久,她就发现孩子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当时我们意识到孩子是被糖卡住了,我婆婆就要用手去抠。”尽管非常着急,张铭还是想起自己在6月份接受的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当机立断从女儿身后抱住她,用力向内向上挤压孩子的胃部,做了3次之后,异物吐出来了。在学校培训其他老师和学生时,她就用亲身感受告诉大家,一定要学会这项本领,救人的同时也会自救。“我们学校是职业技术学院,有些专业,比如老年服务与管理、幼教专业等,特别需要具备应急救护的常识。 ”该校团委负责人说。这不仅能提高学生们自救和互救能力水平,更能引导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该校已有22名教师和6名学生在之前的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和救护员培训中拿到培训师资格。此前,他们已在为广大老师提供免费的培训。
社会人士也可接受这项培训
大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朱晓昕昨天说,在连高校中,建立基层红十字会的有18所,但在高校中开展全员急救培训的,目前仅此一家,“我们非常希望能在大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此类培训,因为它的意义特别重大。”
社会人士也可加入到这项培训中来,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红十字会都会举办培训,市民可以拨打电话84549236预约咨询。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素质教育学分
2016年,学校制定《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条例》,并面向2016级学生全面实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照学校关于素质教育学分的有关要求参加相应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素质教育学分达到规定的学生,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最低素质教育学分为23分,其中社会能力提升模块应取得最低学分1分,应急救护能力包含在社会能力提升模块中。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辛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