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全域一体化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提速

08.04.2015  10:35



              随着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域一体化供水体系建设也在加快推进。从大连市水务局了解到,大连市正在推进多个净配水工程建设,通过加强供配水设施建设、加大城市供水旧管网改造力度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在进一步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的同时,也让更多市民喝上水源更好保障率更高的“安全”自来水。

  大连市城市供水的主水源为碧流河水库、英那河水库及引大入连工程。其中碧流水库库容9.3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44亿立方米;英那河水库库容2.9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09亿立方米;大伙房输水入连工程年调水能力为3亿立方米。其中碧流河水库暗渠日供水能力120万立方米,英那河水库日供水能力66万立方米,大伙房工程日均供水能力90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北水南调,东西互济,多源联动,丰枯调剂”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供水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可以确保今后一个时期正常和一般枯水年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为了让更多市民喝上大型水源地的水,大连市通过建设供配水设施等方式,加快推进全域供水一体化进程。通过实施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南段工程及长兴岛供水一期、二期工程,可以满足长兴岛、交流岛地区供水需求;实施长海县跨海引水工程,分别从位于大刘家镇的引碧工程暗渠和引英工程两处取水,实现双水源保证,解决了大长山岛、小长山岛、广鹿岛、瓜皮岛、格仙岛、哈仙岛及塞里岛等7个岛屿的供水问题,结束了海岛没有自来水的历史;实施了花园口应急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5000吨,可满足目前花园口经济区用水需要。

  随着大连市城市西拓北进战略的实施,甘井子区和旅顺北路地区的需水量增长迅猛,当时的三道沟水厂无法保证该地区日益增长的水量需求。2008年末,作为大连市政府重点民生工程的三道沟净水厂供水系统改扩建工程破土动工,标志着这一地区的用水将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该项工程的实施也是解决“十二五”以来体育新城、新机场商务区、生态科技创新城及甘井子周边等区域经济社会超常规快速发展中供水矛盾的必由之路。目前该项工程一期已通水运行,开始惠及千家万户,二期工程已具备开工条件。

  保障经济区发展的大连长兴岛净水厂续建工程,建设规模5万立方米/日,占地约1.8万平方米。现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装饰工程。交流岛净水厂工程占地约42000平方米,设计最终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一期按照3万立方米/日建设,一期设计时兼顾二期建构筑物布置及设备管线预留,现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装饰工程。

  为满足庄河市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庄河净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将原有设计供水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的庄河净水厂扩大为设计能力10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日。新建青堆净水厂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设计工作。

  为满足2010年至2015年花园口经济区城市发展用水需求。2011年8月花园口净水厂扩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工程包括净水间、加药加氯间、污泥浓缩间、送水泵房及变配电间、反冲洗回收水池、稳压配水井等。一期工程竣工后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日。

  广鹿岛净水厂是长海县跨海引水工程主要项目之一,是保证长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净水厂布置在长山列岛西部广鹿岛乡,工程设计规模为5.08万吨/日,工程现已完工。

  为保障登沙河临港工业区、亮甲店、华家、杏树屯等涉农街镇、开发区北部新发展区域以及长海县的用水需求,计划扩建登沙河净水厂,使其生产能力由5万立方米/日增加到30万立方米/日,并且新建设计规模25万立方米/日净水设施。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为保障普湾新区、金州新区和保税区的供水需要,计划在金州三十里堡建设设计规模40万立方米/日净水厂一座。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为解决普湾新区城市供水问题,市政府决定实施普湾新区应急供水及三十里堡、石河供水工程,利用青山净水厂至三十里堡的配水管线延伸,向三十里堡、石河供水并跨普兰店湾向普湾新区供水,两项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计划今年实施。旅顺口区、甘井子区部分街道未达到自来水管网全覆盖,目前这部分街道供水工程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金州新区大部分区域已实施城市供水主管网延伸工程,下一步将推进其他区域的主管网延伸工程,届时金州新区也将全部实现全域一体化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