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属于需要补碘地区

15.05.2015  11:59

  15日是第22届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所潘立阳医师说,这里的1000天是指从怀孕开始至婴儿出生2岁。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主要损伤婴幼儿的脑发育而影响人口素质,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重点地方病之一。

  最容易缺碘的人群是孕产妇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胎儿的碘供应来自母亲,一旦缺碘,就会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处在生长发育十分迅速时期,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容易缺碘。

  根据调查,大连市不存在高碘地区,均属于需要补碘地区。根据《2002年中国食物成分表》,海产品中只有海带、紫菜等海藻以及贝类含碘量较高,其他海鱼、虾蟹等含碘量跟禽畜肉类含碘量相差不大,起不到明显补碘作用。2009年,卫生部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等4省市开展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大连市作为辽宁省调查市之一也参加了调查活动。结果显示,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居民膳食碘摄入来源于这类食物所占的比例相应很低。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加碘食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 (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其中因沿海人群摄盐量比内陆少,孕妇碘缺乏的风险更大。因此,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大连人作为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以保证居民的碘摄入,进一步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