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抽检海参不合格均为活海参

18.03.2015  13:04

  海参作为大连市的地方特产,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推崇。日前,大连市对当地海参进行专项抽检,结果发现5批次不合格海参全都是“鲜活参”,不合格原因均为抗生素——硝基呋喃代谢物超标。

  此次抽检覆盖大连市78家大型的海参生产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和餐饮酒店,其中生产企业32家、流通单位26家、餐饮服务单位20家。共抽检海参样品114批次,其中即食海参60批次,盐渍海参39批次,鲜活海参15批次。抽检中共发现5批次不合格海参,全部为鲜活海参,鲜活海参不合格率高达33.3%。

  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原虫等病原体均有杀灭作用。硝基呋喃代谢物是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动物体内代谢后形成的物质。在此次抽检中检测到硝基呋喃代谢物,说明不合格海参曾食用过硝基呋喃类药物。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类药物中的一种,就是俗称的“痢特灵”,作用是为预防海参肠道感染。

  相关人士介绍称,“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因为价格较低且效果好,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治疗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所引起的肠炎、疥疮、赤鳍病、溃疡病等。但由于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副作用,我国早已明令禁止在畜禽及水产动物食品中使用。”违规企业可能在海参养殖育苗环节、鲜活海参运输环节、现货海参暂养环节中违法添加了硝基呋喃类药物。

  目前,大连市食药监局已对5家问题海参单位进行了查处。省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一定要到正规商家购买海参,消费者如果遇到问题海参,可以随时拨打12331向我省食药监部门投诉。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