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凤头穿“嫁衣”

11.03.2015  11:31
                                                                  
                                                                                                  本报记者谷国强 摄
  本报讯(记者谷国强)近日许多经常去虎滩乐园散步的游人意外发现,海边又来“新鸭子”了。他们问:“这种野鸭叫什么?”当观鸟市民告诉他们这就是前不久还是一袭灰白羽的凤头(pìtī)时,他们无不惊讶:“变得这么漂亮了!
  凤头是很有特色的水禽,以繁殖期雌雄鸟华丽的求偶舞蹈而闻名。可惜它们在大连是越冬鸟类,每年12月中下旬抵达我市沿海,3月中旬离开,从未见到它们身披繁殖羽的样子。本是越冬季它们却早早地换上了美丽的繁殖羽,难怪老虎滩海岸观鸟市民的热情再次高涨起来。
  为什么凤头意外穿上了嫁衣?专家解释:与今冬无严寒有关。不仅它们换上了繁殖羽,连在这里越冬的红胸秋沙鸭也早早进入求偶期,说明鸟类的繁殖行为与气候紧密相关。据观察,适当的暖冬可以促使鸟类提前进入繁殖期,有利于鸟类雏鸟充分发育,提高繁殖成功率。但如果过早进入繁殖期,则孵化时容易受到冻害,降低孵化成功率。今年的“提前量”恰到好处,下个越冬季可望有更多凤头来我市越冬,给观鸟市民带来更多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