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两年多来首次降息 利率回到4年前
千呼万唤之后,降息靴子终于落地。昨日,央行宣布,自今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采取不对称降息,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 .4个百分点至5 .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 .25个百分点至2 .75%,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时隔28个月后再次降息。多位经济学家表示,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已改变,趋于宽松。
看起来高冷的央行货币动作,对于普通市民的钱袋子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如对于房奴来说,明年起每月的房供将少交一些;但对于理财一族来说,存款利率记得货比三家,银行理财产品恐怕要跌破5%了,而对于股民来说,这倒是个好消息,敬请期待股市上涨。
目的:降息解决融资难问题
央行方面昨日表示,实体经济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比较突出。据悉,尽管今年7月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后,而且央行方面也一直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方式“放水”,降低融资成本,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降息的目的,央行昨日指出,“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缓解趋势,但在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处于爬坡时期、企业经营困难有所加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
央行方面称,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背景:经济基本面堪忧
而在多位经济学家看来,在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后,央行仍祭出降息这一武器,主要与当前经济形势有关。
“降息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必须让经济回到轨道上来。”招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过往的定向刺激与微刺激效果正在迅速边际递减,经济基本面堪忧,降息有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意愿,降低储蓄率,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特别是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缓和部分地区不断蔓延的信用风险,缓和银行不良上升的压力。
“这次降息其实可以更早一些。”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李康表示,央行此次降息确有必要。首先,实体经济面临较大的困难,CPI、PPI已降到56个月的最低位,PM I等国民经济指标都下降,这些都意味着通货紧缩的迹象很明显。李康认为,一旦发生通缩,后果非常严重。企业将因此缩小生产规模,缺乏生产动力,给就业造成重创,严重威胁经济新常态。其次,尽管今年全年G D P目标可能会达到,但房地产市场下滑态势让人担心,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这对经济发展是一大风险。再者,目前社会资金成本较高,小微企业生存困难,同样不利于实体经济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