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跑好决胜这一棒
奋力跑好决胜这一棒
我省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述评
隆冬时节,千里冰封,但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创业创新、办好民生实事等一连串的举措,让严寒中的辽宁大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引领下,全省上下时时处处透着全面振兴的精气神。
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与百年梦想离得这么近。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再过5年,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将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变成现实。奋力跑好决胜这一棒,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4300万辽河儿女正力同心,创造属于每个人的共同福祉。
我们正处在一个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的伟大时代!全面小康,目标宏伟,但任务艰巨,需要我们付出艰辛而不懈的努力。
对于辽宁来说,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发展不仅是全面小康的基石,解决我省前进路上各种困难与挑战同样需要发展,而发展又必须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给辽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和着力点。省委、省政府把这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以确保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辽宁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辽宁拿出了实实在在的具体跟进措施,坚持把“四个着力”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具体抓手,突出深化改革治本之策,抓住结构优化关键之举,把握创新驱动决胜之要,筑牢民生改善稳定之基。
经过多年的振兴发展,辽宁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体制机制问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创新创业环境问题等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不破不立,前进路上,辽宁面临最大的发展障碍,还在于自身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头脑中落后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决心下猛药去沉疴,辽宁才会从根本上卸掉包袱,轻装前进。
围绕体制机制创新,辽宁从简政放权入手,先“用自己刀削自己的把”,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近一年多来,全省共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职权783项,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496项。目前,全省140个县级行政区全部实行了“三证合一”,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辽宁着力营造宽松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创新创业环境。改革创新获得的是巨大的乘数效应。
落实“四个着力”,辽宁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和办法,像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等,这些新思路新举措,无不指向问题,无不面对挑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要体现在群众身上。让新理念落地生根,收到实效,让百姓才能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015年,我省确定的44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今明两年,我省在污染防治方面将有大动作,集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整治雾霾九项措施,污染防治的力度加大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目前,我省还有贫困人口117万,坚持精准施策,我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全面小康绝不“留尾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必须紧抓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薄弱和短板,问题和困难,这些就是我们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辽宁将坚持全力攻坚,下大气力集中解决贫困人口、国企改革滞后、城乡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啃下一个个“硬骨头”。
决战五年,决胜百年,我们有能力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辽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