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微信“好友”买手机被骗5800元

02.12.2014  23:56

  【北国网、辽沈晚报讯】记者王鹏报道 平时销售手机靓号的薛女士对微信好友销售的手机没有丝毫戒备,5800元给“好友”转过去后,她立即被拉黑。手机到货后,薛女士一看是高仿手机,可好友却联系不上了。

  在微信“朋友圈”购物被骗的案例全国屡见不鲜,但维权难上加难。工商部门解释,朋友圈并非第三方交易平台,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转让还是经营者销售行为则无法定性。另外,朋友圈很多并非实名注册,想找到对方都很难,更何况维权。

  在“朋友圈”相识半年多的这位“好友”卖的手机自称是港版水货,薛女士一合计价钱便宜,又是熟人,根本就没有考虑手机是否存在问题。

  “当时,我选中的是三星S5和三星的一款商务机,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两台手机5800元钱,我当时就用支付宝给对方转账了。 ”“到货后,我一看就是假的,三星售后服务部根本就查不出这两台手机的串码信息。 ”薛女士说。

  随后,薛女士了解到,平日里一直在锦州的这位“好友”户口所在地却在抚顺市,可两台手机却是从黑龙江发来的,发货人的手机号码都是虚假的。

  昨日下午,沈阳市工商部门针对微信朋友圈购物被骗的事例表示,朋友圈并非交易平台,如果薛女士想要维权首先需要认定是个人转让还是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如果可以认定销售者是有一定销售数量的经营者,这样工商部门可以介入调查。

  工商部门称,薛女士手中的高仿手机如果要维权还要有商标持有人所出具的鉴定报告。具备以上条件,工商部门可以以无照经营和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对经营者进行处理。

  工商人员提醒:朋友圈中发布的这种低价购物信息,靠的仅仅是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信用,没有任何具有实际约束力的制度存在,买家承担了所有的风险,因此微信“朋友圈”购物需谨慎。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