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大国财政”
在2013年的APEC会议上,中国倡导的两件大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它们都与财政密切相关。此类国与国的协作在传统观念看来,似乎是外交部的事,但这两项事宜都突破了传统的外交概念。我国派出财政部副部长专门负责此事,与相关国家协商、谈判,推动国家间的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设立金砖银行、亚投行等国际机构,将不同国家的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有效合作,形成合力,化解风险,避免危机,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这正是大国财政的具体体现。
大国财政的概念需要深入人心
中国的大国财政已经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只不过全社会对此缺乏足够的意识和认识,亟须转变观念。这个观念包括有意识地审视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大国财政的作用,也包括突破“国内”的界限,从区域化、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更加宏观的视野去看待财政的职能和政策。
全局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如果继续就中国的问题谈中国,就国内财政来谈财政,其后果必然导致思维、战略与实际情况之间的隔罅、公共政策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背离。只有首先具备大国财政的意识,才能有相应的整体战略筹划,进而体现在战术执行层面。因此,大国财政并非一个抽象概念,要通过具体的国家行为来体现,让中国老百姓和全世界都感受到大国财政带来的好处。
那么,如何理解大国财政的概念?美国财政部在许多问题上都起到了主导作用。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层面。比如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方面出席的是财长,我国对应出席的是副总理。一个财长为什么要到其他国家来对话?他难道不是管好自己国家的财政政策就可以了?但美国不这样看,他们从全球视野、国际政治来看财政问题,而不仅局限于美国国内。这就是大国财政的体现。全世界都密切关注美国财政政策的调整,包括预算、赤字、减税等,这是由美国的经济影响力、综合实力决定的。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它在经济领域的一切变化都会引起世界经济的连锁反应。而美国财政不仅影响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也会引起波澜。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还用传统眼光看财政,不仅会在国际事务上陷入被动,国内的事情也很难做好。经济开放后,国家利益不再局限于国内,国与国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需要财政出马;防控全球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无一不与大国财政密切联系在一起。举一些现实的例子,如非洲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派出了医疗队,这背后需要财政支撑;亚丁湾海盗猖獗,威胁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航运安全,我国派出军舰护航,这关系到财政支出;马尔代夫发生供水危机,中国海空两路进行送水,依然需要财政予以配给。这些全球性公共服务都不局限于国内,直观上很少有人把它和财政联系在一起,但其实都是用大国财政思维去进行部署安排的实际案例。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财政部迅速拨款救市。如果任由危机蔓延,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会更大。面对这种全球风险,国与国之间要进行协调,每个国家尤其是大型经济体的财政政策不能“一意孤行”,需要同时考虑对他国的影响。2008年中国迅速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了整个全球经济,提振了全世界的信心,更是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大国财政是大国治理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美国采取了很多方法防止跨国公司转移资产、逃避税收。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14年曝出的“中国反避税第一大案”,我国向微软补征了8.4亿人民币税款。过去我们大国财政意识不强,现在我们必须转变,否则,我国的税收主权就有可能遭到侵害。因此,大国财政思维,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传统财政的收支问题上。从国内考虑,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和有效履行,财政是基础;同样,从国际考虑,大国责任在国际上的担当,也是以财政为基础的。要让大国财政真正发挥作用,就要按新的思维设计改革。比如,如何将财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为中国公民提供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公共服务;如何加强国与国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这些事情中,有一些是现在才开始筹划的;还有一些事情从前是各个部门孤立地去做的,如今需要整体谋划,各部门共同行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财政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这意味着财政的职能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经济学框架,上升到国家长治久安的范畴。如果有意无意地抑制财政发挥作用,国家治理就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中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从中等收入国家变成高收入国家,一定要和全球经济协同发展,不可能单打独斗。中国搞PPP模式、“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利互通等,都是国家行为,需要财政政策配套实施,这些政策同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以国际视野来认识财政,不仅让财政发挥应有的治国安邦之用,而且,应当发挥中国财政在全球治理中的更大作用。
(记者 刘尚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