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联开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知识进社区(村)普法讲座活

03.12.2014  10:34
  为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法治辽宁建设,今年,省妇联以项目化方式开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知识进社区(村)活动。各级妇联结合本地实际,以农村和社区为主阵地,精心设计活动项目,突出普法宣传重点,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妇女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效。

  普法宣传多样化。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示范站等阵地,面向妇女宣传普及《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辽宁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等知识,同时开展释疑解惑、矛盾纠纷调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工作。讲座采取专家授课、以案说法、法律咨询、宣传版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吸引妇女和广大群众参与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妇女群众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积极性,提升广大妇女群众的法律素质,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授课团队专业化。各市妇联纷纷邀请律师、法官、检察官、巾帼志愿者等担任授课教师。授课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和专业技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授课语言生动幽默,实用性强。如大连长海县东山社区和四块石社区邀请县法院副院长为辖区妇女解读《婚姻法》和婚姻关系中涉及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原本严肃枯燥的法律问题变得有滋有味,受到妇女的广泛好评。同时,广大巾帼维权志愿者在深入开展法律服务的过程中,及时调节相关矛盾,充分发挥诉讼服务功能,为走进妇女、服务妇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普法服务常态化。通过有力开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知识进社区(村)活动,各级妇联准确掌握广大妇女诉求,明确普法宣传重点,总结经验,增强了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各地还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知识进社区(村)活动与平安家庭创建、“两癌”防治知识培训等结合起来,扩大活动覆盖面。利用妇联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和动态,通过妇女信访窗口和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向信访妇女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妇女依照法律规定,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实现普法服务常态化。

  目前,全省573个村、社区举办妇女儿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521场,受益妇女群众达3万多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知识进社区(村)讲座的广泛开展,充分发挥了载体平台作用,面向广大妇女群众普及了法律知识,推进了妇女“六五”普法规划落实,在全省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反响。参加培训的妇女群众纷纷表示,这种宣传活动一方面把维权志愿者请到社区(村)讲解发生在妇女身边案例,妇女易于接受;另一方面维权志愿者现场解答法律咨询,为妇女提供了方便,大家从心里欢迎这种接“地气”的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