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聚焦“高质量发展”,多角度多层次建言献策

07.01.2019  09:30

  沈阳市把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作为首要任务,把营商环境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持续加以优化。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而是要追求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优化、更绿色可持续以及更和谐的增长。市政协会上,众多市政协委员将把目光聚焦在如何高质量发展上,纷纷献计献策。

   打造高品位步行街大力发展后街巷子文化

  民盟沈阳市委员会建议,应科学定位中街、太原街高品位步行街的总体发展方向,聘请国际或国内专业团队,从空间形态、文化内涵、业态定位、业态景观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精心策划打造,把中街、太原街打造成高品位商业步行街。

  中街、太原街是传统商业街区,品牌聚集度水平较低,业态过于传统。近几年网络购物迅速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给线下实体店造成巨大竞争压力。委员们建议尽快转型升级,通过软硬件的提升,跟国际接轨,把“高大上品牌”引进来,通过品牌集聚、时尚引领和消费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还要创新业态模式,丰富消费供给,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体验,塑造“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跨界零售新格局。

  商业街的发展应立足主街,拓展后街经济。从目前看,中街、太原街的后街文化发展不充分,应依托商业街地域文化和区位特点,积极打造成商业特色街区,使之成为沈阳文化展示地、旅游目的地、商业繁荣地、行业集聚中心和文化交流核心,推动区域商圈提档升级,成为城市的亮点和品牌。推进“巷子经济”和“巷子文化”,进一步加快特色巷子历史风貌改造。结合小巷整治规划,与老字号协会、餐饮协会等协会对接,打造“老字号”特色商业街。

  另外,委员们还建议统筹中街步行街与市内交通网络。利用街区现有路网和交通设施,引导地铁、公交线网与步行街衔接。规划设立公共开放空间、停车位,改造提升周边道路慢行交通系统。聚焦夜间消费特点,积极引入特色业态,发展夜经济,延长服务时间。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构建步行街智慧化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商圈、智慧街区和智慧门店,开展智慧运营。

   依托“省文化四馆”新区域打造沈阳文化新中心

  “文化四馆”是辽宁省四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分别为省博物馆、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和省科技馆。“文化四馆”承载着“珍藏历史、启迪未来”的重要历史使命,它是服务辽宁、辐射东北的科技、文化展示交流中心。利用好“文化四馆”的资源,有利于打造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新文化中心”。但由于地理位置较偏远,新区的公共配套设施尚欠完善、宣传力度不够,不利于新文化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台盟沈阳市委员会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市交管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四馆”现时交通状况和客源信息情况,加大公交车投入,增加车次,缩短车隔。可考虑增设市区定点交通车,每天几个班次,安排人流集中的几个固定站点,如“铁西广场”“市府广场”“展览馆”等,定时定点发车,方便参观游客快速到达“四馆”。植入文旅服务功能,建设文化旅游新中心。建议将“文化四馆”纳入全市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同组合的“清文化”旅游路线,有针对性地打造青少年学习实践旅游路线等。还应积极宣传“文化四馆”,吸引更多市民。同时打造“文化+旅游”的新型模式,为旅游市场发展增添新动力,使区域文化内涵得到提升。要扩大“新文化中心”的文化辐射性,创造社会效益。如增加“文化四馆”联动,开办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展览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与全市的中小学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们参观,从小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科技创新精神。

  科学定位中街、太原街高品位步行街的总体发展方向

  推进“巷子经济”和“巷子文化”打造“老字号”特色商业街

  引导地铁、公交线网与步行街衔接发展夜经济

  利用好“省文化四馆”的资源

  有利于打造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新文化中心


(责任编辑:田晶) 作者: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