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学琳骑自行车免费帮人打官司

03.02.2015  08:40

  新年前后是民事案件多发时段,每到这个时候,鞍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姜学琳便会忙得不可开交。2月1日一大早,鞍山市法律援助中心楼前,将锈迹斑斑的24式老自行车靠墙放好后,姜学琳走进了办公室。来不及休息一会儿,他便对高新区一起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案件开始了证据收集。

  有人说,法援律师不负责,因为不收费,姜学琳却不这么认为。“人人享有平等的法律保护,法律是普照的阳光,不应该留有阴影和角落。”姜学琳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律援助工作者,我要让更多的困难群体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由于一直骑自行车四处奔走办理案件,人们都习惯叫姜学琳“赤脚”律师。10年来,为了办案,光自行车姜学琳就骑坏了3台,而他办理的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多达1500多件,累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回忆起农民工小邱的案件,姜学琳记忆犹新。小邱在鞍山某建筑工地打工时受伤,虽经住院治疗多年,仍未治愈,不得不截肢。就继续治疗及工残补偿问题,小邱与老板发生争议,请不起律师的小邱找到了姜学琳。5个多月里,姜学琳骑着当时的28式自行车多次赶往建筑工地与小邱的老板沟通,最终那位老板被打动了,同意承担小邱前期治疗腿伤所花费的各种费用40万元,并就截肢手术、安装假肢及残疾补偿等相关费用另行赔偿34万元。这起案件创下了全国同类案件赔偿的最高额度。当赔偿款摆在小邱老父亲面前时,老人感激得泪水夺眶而出。他说:“真没想到没花一分钱诉讼费用,我儿子拖了4年的官司竟然有了这样的结果。”

  “2012年我接到的援助案件是136件,2013年是150件,2014年是350件,说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在逐年增强。”同时,让姜学琳倍感自豪的是,自己参与的案件主张基本上都能得到支持。“社会的法治环境越来越好,法院、劳动和工会各部门都很支持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我遇到过很多案例,只要能上庭,最后基本都能胜诉。但我认为好多案子不应该在庭上解决,而应该是双方坐下来调解。”

  “这两天接的案子都是关于农民工讨薪的,我得赶紧给看看,这些人真的很不容易,太需要有人帮助他们了!”说话间,姜学琳拿起材料又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