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咬铅笔、啃手指可能是心理焦虑

14.03.2016  10:34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杨晓明)有些小学生总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比如,咬铅笔、啃手指、吃橡皮、课堂上大声说话、总是拖延交作业……

  也许你觉得这只是“坏习惯”“没规矩”,但岐山一校小学心理健康老师阎开颜通过26年的班主任教学经验告诉您,这很可能说明孩子很焦虑。“导致孩子这些坏习惯或焦虑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家长。”所以,让孩子摆脱焦虑的“药方”就是改变家长。

  孩子咬铅笔或是心理焦虑 应引导孩子发泄压抑情绪

  行为习惯:咬铅笔、啃手指、吃橡皮

  沈阳某小学六年级的芳芳(化名)上课时总是不自觉地咬铅笔。还有一次上课,芳芳把橡皮放在嘴里来回嗍。有的小学生还总啃手指,咬指甲。

  家长药方:让孩子发泄压抑情绪

  在排除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下,有咬铅笔等行为就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有心理焦虑。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随心所欲的愿望很强烈,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和疏导,有的孩子就会发展成为多动障碍或强迫症,甚至发展成焦虑症。

  家长要多和孩子交流,带孩子参加同龄孩子的社交活动,给孩子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适当地满足孩子一些心理要求,让孩子发泄一下压抑情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跟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有关

  行为习惯:上课时自言自语、下地溜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是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自说自话,更有的孩子会下地溜达。

   家长药方:对孩子要求不要过于大人化

  在排除发育迟缓的生理因素外,在心理上分析,孩子因心理承受能力弱,他们可能受到了一些外界的刺激,比如,新升学或者换一个环境,会使心理压力过大、高度紧张,注意力难于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也跟父母有关。当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于大人化时,孩子害怕父母不满意,就难以放松投入。注意力要从小培养。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

   改变孩子“慢动作”家长要培养孩子自我意识和责任心

  行为习惯:拖延作业、上课铃响不进教室

  “老师,我的作业本落家了”“老师,我的作业还没写完”,有些孩子会以这样的方式拖延交作业。还有小学老师反映,上课铃声已响,有的孩子还没回到教室。有时让大家把书拿出来,也会有孩子出现“慢动作”。

   家长药方:规定时间让孩子做完并要表扬

  这些行为可能说明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

  做事拖拉的孩子通常会有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总是不断地在“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对父母的强势,孩子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

  改掉拖延毛病,最根本的还是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权。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主动、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告诉他们“你的事情自己做,每一种选择都有不同结果,但你必须要自己承担”。另外,家长应该给孩子限制时间做事,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表扬孩子“你可以快起来”。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