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115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日启动
今日零时起,辽宁省内沈阳、大连等10个城市的298家医院同步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其中沈阳参与改革的医院最多,达到了115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部分检查检验费用下调、医疗服务价格上调、力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这一系列的改革对沈城大中小各类医院究竟会带来哪些变化?昨日,沈城多家医院的院长及相关负责人将医改详情细细道来。
医改核心是结构调整
促进长期发展
采访中,多位院长解读了本次医改的核心内容:医改的本质不是单纯降价或涨价,而是调整结构,建立起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建设。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关雪峰表示:“可能平时长期用药,很少做检查检验的一类患者,在26日后会感觉得到了实惠;一些做手术的,尤其是高难度手术的患者,以及需要通过诊疗服务进行康复的患者等,在就医的直观感受上可能觉得自费部分有所上涨。但这都不代表医改的全貌。”关雪峰说,本次医药价格改革在总体上带来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经济上的“实惠”,而是长期的实惠,是公立医院能够回归公益本质,医务人员也能破除“以药养医”、回归专业本质。
省属医院:力保患者合理利益不受损
很多患者关心,自己在医改启动的26日之前,已经成功进行了26日以后的预约挂号,或者开具了磁共振等检查单,缴费后没来得及做检查,这类情况到26日价格调整后该如何处理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都健表示,原则上医院门、急诊就诊患者诊疗费用以缴费时间为结点,从26日零时起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按新标准收费。但是实际操作中,遇到患者因价格调整出现挂号、检查甚至急诊治疗等受影响的情况,医院会酌情处理,“宁可让医院受损失,也不让患者受损失。”关雪峰也表示,该院在26日前已经有100余人次预约挂号到28日、29日两天,这百余位患者理论上应按照新标准诊查费,如以前50元的专家号26日后升至了96元,但为了保证患者利益不受损,医院决定按照已预约的价格执行。
市属医院:你关心的价格变化都有醒目公示
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张娟、市肛肠医院院长滕卫宁均表示,医院要求全员熟知医改政策,人人都是政策“解读员”,可以随时为患者解答相关变化。记者在多家医院也看到,一楼门诊大厅内全都有本次医改相关政策、价格调整表等重要信息的公示,并设有专人接受咨询,患者可以在医院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宣传板等处看到常用项目的调整后价格,对变化一目了然。
基层医院:长期用药患者受益最明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原本日门诊量仅200人次左右。2013年,大东医院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医联体,到现在日门诊量达到600人次左右,翻了三倍。大东医院书记张兰介绍,该院辖区内老旧小区多,居民老龄化比较明显,老年人口约占居民总数的四成左右。“慢病患者约占我院门诊量的70%到80%,根据医改前的相关测算,慢病患者的平均花费,从常用药品来讲,能减少20%-25%。可以说需要长期用药的慢病患者是这次医药价格调整的最大获益者。”
中医院、专科医院:技术“含金量”促使医护提高技能
市骨科医院副院长刘哲枢介绍,骨科医院的患者中,外科骨伤患者较多,多需住院手术。随着部分床位、护理、手术等费用的上调,医护人员的服务价值得到了体现,但同时对医护本身也是一种督促,促使他们必须精进技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服务对得起价格,真正得到百姓认可。
关雪峰院长也认为,医改取消15%的药品加成,但中药饮片的加成得以保留,这也可以说是对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一种体现。因为中药饮片在生产、运输、储存中会发生损耗,同时开具中药饮片需要医生针对每个患者辨证开药,个体辨证的“技术含量”很高,因此加成是对药品损耗和人工成本的一种补偿。同时,针灸等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的价格上调,也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从这一角度来看,医药价格结构调整有助于促进医护人员回归本质、钻研业务,不是靠“卖药”而是靠“卖服务”来养活自己,从而从长期上令全体患者真正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