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翻旧账 家长跟孩子唠叨 还不如只说一遍
“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快起来!然后记得叠被子……”一首《妈妈唠叨之歌》网上越来越火,家长们听了会心一笑,小孩儿听了猛点头。很多家长感慨,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变得如此絮叨,竟然不会与孩子沟通。
日前,和平一校在一年级家长中围绕家教中的困惑做了一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如何与孩子沟通”排在首位。11月24日,该校针对家教中出现的问题,举办了零起点家教课堂,给亲子沟通支招儿。
调查:家长困惑与孩子咋说话
网上这首《妈妈唠叨之歌》,描绘的是一位妈妈从孩子早上起床开始,就不停地唠叨。“你的书、笔、作业本、壶、午饭钱……”歌词中,妈妈提醒孩子各项生活内容。“这种场景,各位家长是否耳熟呢?”和平一校面向一年级家长开设的零起点家教课堂上,讲座题目是《妈妈求你别唠叨》,讲座前老师播放了这首“流行曲”,很多家长面露尴尬。
和平一校教学主任曲莉介绍,在这次讲座前,学校在一年级家长中做了一次关于家教困惑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家长困惑集中的5个问题中,“如何与孩子沟通”排在第一位,其次为如何培养学习习惯、如何塑造孩子性格、如何培养特长等。家长面对孩子不听话,叛逆等,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不急躁,耐心与孩子交流。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为什么跟我顶嘴,为什么有心里话不和家长说?为什么我说这个意思,他们却理解成别的意思?”曲主任说,有效的沟通才是最好的教育,父母与学生沟通好了,亲子之间会更加和谐,家长与学校、老师沟通好了,家校教育更有合力,所以特意为家长们安排了这堂家教课堂。
老师:不要唠叨多听孩子说
“怎么和孩子做到正确沟通?第一件是:家长请闭嘴。”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和平区教育学会家教指导团讲师、和平一校六年级班主任温爽老师是这次讲座的主讲人。针对家长们最为困惑的亲子沟通问题,温爽老师给出了几条建议。
“心理专家曾总结过,父母的啰嗦是出自一种紧张,一种放心不下。”温爽说,唠叨不能算是沟通。家长应该学会用描述式的语言、提示性语言、个人感受来代替唠叨。比如,孩子腰背不直,头很低的写作业,家长肯定会没完没了的提醒:“直起腰,抬头!”,实际上不如走过去,扶一下他腰背,可能效果更好一些。温老师总结沟通的原则:抓大放小、学会等待、只说一遍、就事论事。“很多家长与孩子聊天有‘翻旧账’的特点,把孩子之前犯的错误都拿来说,这样势必会导致孩子情绪的不满,最终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温老师表示,尊重孩子的成长,宽容以待,平等交谈,这些都是亲子交流的基础,多听孩子表达,遇到问题尽量只说一遍,如果孩子没有记住,可以通过“便签”提示等等,营造融洽的交流范围。
当天的家长课堂,让家长们意犹未尽。曲莉主任表示,日后学校还将针对家长在家庭的教育角色开办“爸爸课堂”、“长辈课堂”,有效解决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