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凤英:记忆深处的工业报国情怀(图)
在国庆这样重要的节日面前,每个人情感的心弦都会被触响,记忆的闸门也会随之而打开。对于城市而言,也是如此。沈阳,共和国的长子,“大工匠”的摇篮,这样一个城市的国庆记忆必然深锁在工业文化和劳模情怀的最深处。今年的国庆节,记者来到了“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家中,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品味故事里的沈阳。
一张15个人的结婚照
尉凤英的家结构紧凑,陈设简单,挂满了书房墙上的各种荣誉照片是家中仅有的“华丽装饰”。
说到这个国庆假期,尉凤英笑着说:“放假没什么特殊的事儿,就是社区的一个小姑娘要结婚,请我去做证婚人。秋季的沈阳多美啊,看着年轻人成家立业,真是高兴。”
金色十月是沈阳最为迷人的季节,许多情侣都选择在这个季节举办婚礼,而尉凤英结婚的日子却选在了冬天。
说来话长。1958年1月1日,是尉凤英结婚的大喜日子,更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天。那段时间,尉凤英所在的东北机器制造厂正肩负着重大的生产任务,她和工友们每天没日没夜地搞生产,搞技术革新。结婚在她心中,反倒成了最小的事。
提起这些,尉凤英走进书房,在满满一抽屉旧照片中,翻出了一张被报纸厚厚裹住的结婚照。记者接过一看,这张泛黄的“结婚照”上竟然有15个人。
她解释说:“结婚当天凌晨我刚刚下了夜班,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婚礼就在工友们的帮助下开始了。当时厂里在赶任务,所以婚事越简单越好。我没顾得上拍结婚照,只是和前来祝贺的车间领导和工友们拍了一张集体照作为结婚纪念。结婚有些简单,但我一点不遗憾。小家就要服从大家,能为国家建设服务,能为沈阳出力,我觉得光荣而有意义。”
一把梳子“梳通”技术瓶颈
回忆起那时的经历,尉凤英说:“记得一次厂里要打破进口依赖,攻坚生产纱锭轴承支架,我负责做切口部分的生产操作。刚开始,由于设备技术不过硬,我们生产的废品很多。每天800个成品的生产任务,我们都难以完成。”
面对难题怎么办?“那就每天什么都不想,只想着如何提高技术。这样,灵感总会找到你。”尉凤英简单有力地回答。
她告诉记者,某天她梳头时发现用齿密的木梳,才能把头发梳得细。受此启发,她把做切口的刀从一把变成四把。最终,多刀切削技术让厂里每天可以生产12000个产品,并且大量节省了原料。
“我在岗位上走完了8个‘五年计划’。近40年的时间,我见证了沈阳制造业的发展。‘实干、巧改、创新、创造’是沈阳制造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精神支撑。”尉凤英说。
言传身教育栋梁
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尉凤英,依旧精神矍铄。“离开了军工厂,我依旧是一名党员,还要做党员应该做的事。”尉凤英说。
如今,她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青少年传统教育上。她说:“我几乎每年都回到我的母校望花一校,到孩子们中间给他们讲故事。我想告诉他们,面对批评不可以闹情绪,要虚心接受。只有敢于砍掉自己身上的枝杈,才能长成祖国栋梁。”
对于青年的成长教育,她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国梦的实现,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需要正直有为的年轻人。青年人一定要积极进步,对党和国家保持一颗红心。这颗红心不能像水萝卜,只是外面红,一定要从内而外红,从内而外热爱国家,跟随党。”尉凤英说。
尉凤英是一面旗帜,也是沈阳千千万万产业工人的缩影。翻看当年事,忆起那段情,在历史的宝盒中,从无数劳动创造的楷模身上,沈阳总能找到前行的力量。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