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表各校不同 有的开特色课
本报讯(华商晨报记者杨晓明)“研”、“信”、“足”都是什么课?新学期开始,一些小豆包的家长们对孩子的课程表很好奇。但也有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的课程表里除了语数外还是语数外,感觉有点沉闷。
那么,特色课表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课程会有差异?
特色课程表有的学校有茶艺课、足球课
新学期开始,儿子刚上一年级的张先生发现,儿子的课程表中有很多奇怪的课程,在朋友圈中晒出后,引起很多小学生家长的讨论。
“我家孩子还有茶艺课,回来就给我们沏茶,看她沏茶的动作还真是有模有样。”家长刘女士说,从小学三年级后,学校开设了茶艺课程。
“我儿子的学校还有足球课,所有孩子都参与。”陈先生说。
不过,并非所有学校都开设特色课。许先生说:“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的课程表除了语数外就是阅读课,并没有五花八门的其他课外内容。其实还挺羡慕那些学校开特色课呢。”
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都有许先生这样的想法,希望孩子除了语数外能学点特色的东西。
昨日,记者从沈河、和平、皇姑等区不同小学了解到,不同学校的课表都是有差异的,通过对比也看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差异。
皇姑区一所学校平均每天有四到五节主课程(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等课程属于较轻松的课程。据该学校老师介绍,这些都是学校自主研发的,所以都有专业老师教学。
但有家长表示,有些比较轻松的课程,有的学校是班主任或语文老师代上。
课表存差异因特色课程学校自主安排
在采访中,有的家长认为,特色课的设置是开阔孩子眼界,能让孩子通过接触不同特色课堂发现孩子的爱好。
但有的一年级家长认为,上课就应该把文化课学好,至于其他课程可以让孩子有选择性地培养,没必要非得占用上正课的时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学校开设的书法课,孩子一点都不爱学,觉得时间就浪费了。
但家长李女士认为,特色课就是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我家孩子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儿子就特别爱学。”
那么,为什么小学课程表会存在差异呢?
皇姑区一所重点小学教导主任李老师表示,小学课程的设置是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规定来制定的,并以此为宏观指导,然后各省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制定相关的课程规划等。除了国本课程外,每个学校在“校本课程”的指导下自行安排特色课程,省市只是做一个政策性规划,具体实施由学校来安排。
专家:开设特色课有助于发现孩子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学生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的提升。因此,沈城小学课表的排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小孩今后的发展。
据了解,沈城很多学校设置的课程门类越来越多,随着国家推行地方课程,各学校针对自己的特长开设了个性化课程。比如有小学设置特色课表中含有心智多米诺、汉字游戏、数学魔术、微物理科技、综合实践信息、动画美术、电子音乐创作等。
教育专家称,其实,特色课程的开设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等都有好处,一年级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期,应该是一个没有升学压力的阶段,家长和学校不用过早进行高强度的语数学习,对他们的成长并非明智之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关注点不应该是学到知识的多少,最重要的在于各种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