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人打着“双十一”的幌子玩猫腻儿
原标题:小心有人打着“双十一”的幌子玩猫腻儿警方送您“避雷针”教您躲开购物雷区
“双十一”临近,各大网购平台从11月1日起就开始了预售,纷纷疯狂打折促销。然而,总有一些电商打着“促销”的幌子玩猫腻,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掉入陷阱。为此,沈阳警方提前教您躲开“双十一”购物陷阱。
陷阱1:想优惠就得凑单
不少消费者发现,同一品牌,会有参与不同活动的预售商品,加入购物车后,就会被自动生成不同的订单,导致很难凑够所需要的“满减”金额。因此,要想得到优惠,就要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来凑单,实际上,并没有省钱。
陷阱2:优惠券暗藏猫腻
很多网购一族发现,最坑人的促销活动是优惠券不能用。比如“满599元减100元”优惠券,买优惠券需要支付9.9元,结果好不容易凑够了599元的预售商品,却被告知优惠券只支持“单笔且同色同款同尺寸商品”使用。商家并未在售优惠券的页面写明优惠券的具体使用规则,却直接表明“不支持退货退款”“不做任何赔付”等内容。
陷阱3:预付定金不实惠
有些商家打出广告,在“双十一”预售期间,前300件商品预付定金翻三倍,即如果您支付25元定金,恰好是前300名内购买该预售商品的,25元可抵75元货款。但有消费者质疑,商品“双十一”期间的最终价格并未确定,也无法确定这笔定金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实惠,如果在“双十一”当天发现商品并不心仪或优惠力度不如预期,放弃购买定金就等于打水漂了。
警方支招
“双十一”疯狂促销,咱消费者可得擦亮双眼,别头脑一热,掉进购物陷阱里。为此,沈阳网警给您支了五招,教您轻松避开购物“雷区”:
1.小心“电商专供”:可能与实体店商品有差别
“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销售的产品看似一模一样,但仔细看会发现,颜色、质量、内件配备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别,购买时要注意。
2.小心“下单易退款难”:保留交易凭证
下单前应仔细查看商品的介绍,并保留下单凭证(订单截图、与卖家沟通时的聊天凭证等);遇到退换商品时,应提前与卖家商议运费等事宜,并保存截图凭证,保存好快递单。遇到商家不守承诺或售假时,向电商平台或相关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3.小心“赠品不退不换”:质保卡要加盖商家公章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赠品也享受三包服务。但是赠品通常没有发票,所以质保卡就是赠品保修时的唯一凭证,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让商家在质保卡上加盖公章。
4.小心“先涨价再降价”:货比三家再购买
面对商家的促销,消费者要保持冷静,货比三家,对于心仪的商品,关注平时的销售价格,确定真正优惠后再购买。如果发现商家有“先涨价再降价”的行为,可以向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
5.小心“不明链接”:慎留个人信息
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双十一”打折促销的时机,发送诸如中奖、退款、秒杀等不明链接,诱骗消费者落入陷阱,进而骗取钱财。因此,市民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此外,对于货到付款的商品,一定要先验货再付款。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唐心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