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孩2小时 沈阳七成爸爸没达标

26.05.2015  07:45

  您是否每天陪孩子超过2个小时以上?是否经常当孩子的面赞扬妈妈?是否愿意参加家长会?这样的问题,令不少爸爸汗颜。5月25日,和平一校“零起点”家长角色课堂很不一样,台下不再是妈妈的世界,而是一位位平时忙于事业的爸爸。这是该校开设的“爸爸课堂”,邀请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的教育专家,给爸爸们重新梳理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

  现状:家长会如今变成了“妈妈会”

  “每次开家长会,班上一大半学生都是妈妈来,爸爸出现的几率太少了。”一位小学的教学主任介绍,家长会上除了妈妈外,爷爷、奶奶等老人来得也不少,一个30多人的班级,最多只来五六位爸爸。

  宋先生的儿子读小学三年级,他只参加过一次家长会。“一次特意请假参加了孩子的家长会,但参会的基本都是孩子妈妈,自己反而觉得很尴尬。”宋先生说,此后他也要求妻子去参加家长会。“我觉得孩子妈妈更容易跟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她们之间加了微信群、QQ群,孩子的妈妈认识很多家长,而我真的一位也不认识,孩子班主任的模样都记不清楚。”宋先生无奈地说。

  调查:七成爸爸陪孩子时间不达标

  和平一校的“爸爸课堂”,吸引了一、二年级200多名同学的爸爸来参加,听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员于晓良上课。于晓良首先向在场的200多名爸爸发出了14个问题,以此做一个小调查。

  “你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超过2小时吗?”于老师抛出问题后,台下的爸爸们略有犹豫,举手的人数不过四分之一。“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你是否先做了?比如不撒谎、不乱丢垃圾、不长时间看电视、手机、游戏。”现场的爸爸们能做到的只有五分之一。而“你觉得自己是一位好爸爸吗?”和“你经常当孩子面赞美妻子吗?”这两个问题,举手表示“是”的爸爸不足十分之一。

  “很惭愧啊,在家媳妇也经常督促我好好陪孩子,可我确实总拿忙或是累当借口。”一位爸爸坦诚地说。于晓良表示,很多爸爸都知道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应该负的责任,也懂得父亲参与的缺失会对孩子的人格、人际交往、性别认同等方面造成心理问题和障碍,但真正会通过学习提高参与育儿质量、改善育儿方法的爸爸却没有多少。

  支招:爸爸应该兼顾事业和家庭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于晓良表示,爸爸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宏观制定者,也应该是亲身执行者。在家庭教育中,父亲通常传递的是坚强、勇敢等阳刚之气,妈妈则是细腻、呵护、富有同情心等阴柔之风。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尽职责,不犯错”,爸爸应该在为事业奋斗的同时兼顾家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荒废不得,应该给孩子智慧的启迪和做人的引导。为了细化爸爸的责任,于晓良给爸爸们制定了“应该做的40件事”,内容包括:与孩子一起“异想天开”;陪孩子观察小动物;和孩子听一次讲演;和孩子一起去献爱心;和孩子一起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和孩子讨论做生意的话题;和孩子一起修理损坏的玩具;每天花半小时和孩子交流;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等。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丁宁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