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辽网]辽宁居民三大慢性病出炉 恶性肿瘤与心脏病入选
2013年辽宁省人群健康报告显示,全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8%,农村居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1.5%。其中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最主要慢性病,三者合计占城市居民死亡的75.3%。
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2012年升高了7.1%,其中,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
男性肺癌高发 女性乳腺癌高发
201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31.9/10万,比2012年升高7.1%。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其次为胃癌、肝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占男性恶性肿瘤的62.2%。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宫颈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60.9%。
恶性肿瘤是由100多种不同部位恶性肿瘤组成的一组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恶性肿瘤与多种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预防恶性肿瘤,要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省卫生计生委给出的建议有:1.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2.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3.不吸烟;4.不酗酒;5.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食物;6.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7.房间适当通风;8.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9.适量运动。
女性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岁多
2013年辽宁省0岁居民期望寿命为78.6岁,比2012年的75.6岁增加3岁。其中城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9.4岁,农村为77.2岁,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高2.2岁;男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其中城市男性比女性低5.6岁,农村男性比女性低5.0岁。
2013年辽宁省城市60岁居民期望寿命为22.8岁,农村为20.8岁。
工作人员解释,人均期望寿命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寿命的长短一方面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影响,所以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人类寿命的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由于体质、遗传因素、生活条件等个人差异,也使每个人的寿命长短相差悬殊。
因此,虽然难以预测具体每个人的寿命有多长,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在一定的死亡水平下,每个人出生时预期平均存活的年数。
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高于全国
省卫生计生委的工作人员称,近年来,全省慢性病危险因素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辽宁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26.8%,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肥胖率为6.9%,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吸烟率为36.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被动吸烟率为57.0%,男性低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
而辽宁省居民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饮酒率为21.2%,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低于农村。此外,65.5%的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天天锻炼的人群仅占12.3%。
对于如何保持健康的身体,省卫生计生委也给出了建议。
第一、合理膳食:平衡膳食,总量控制,品种多样,限盐控油;
第二、适量运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提倡三五七:“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每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适量运动,“年龄+心跳”得数不要超过170次;
第三、戒烟限酒:不吸烟,控制饮酒量每天不超过1两白酒;
第四、心理平衡:做到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行其乐”。
省卫计委给出平衡膳食十大建议
通过监测发现,我省居民的油、盐食用量均超标,2010-2012年我省6岁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分别为35.4g、44.7g和44.4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上限(30.0g);6岁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居民人均每日摄入盐分别为8.7g 、8.5g和9.9g,也高于《指南》推荐量标准(6.0g)。
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平衡膳食十大建议: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吃清淡少盐的膳食。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8.每天要有足量的饮水量。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