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行草之美他成首日“票数王”

16.09.2017  12:42

  辽沈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报名入口于昨日零时正式开通,学生们开始陆续上传作品。截至昨晚10时,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小学六年级学生王禹尧的一幅行草作品以407票成为网络投票中最受欢迎的作品。

  昨日,于洪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书法大赛给予高度认可,认为大赛与当下的国学教育相吻合,并表示将推动所在区域的所有中小学校学生积极报名参赛。

  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介大赛的评委。

  首位被推介的专家评委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篆刻委员会秘书长——“老汉”赵立新。

  “老汉”还不老的时候,就已经自称“老汉”了。时间久了,书法圈里甚至都已经忘了“赵立新”这个本名。“老汉”的自号源于他的书斋“汉晋堂”——印宗秦汉古趣、书学魏晋风韵,更是他祖父和父亲的字首。

  他是首位参赛选手

  “妈,作品传上去了吗?”昨早,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一校惟美校区1年9班的朱宇航睡醒第一件事就是问妈妈。

  刚上一年级的“小豆包”都如此关心,当家长的又怎能怠慢?朱宇航妈妈陈莹莹早早就上传了儿子的作品,让他成为本次大赛首位参赛选手。

  虽然朱宇航上小学才10余天,但在幼儿园时,他就学习了一年硬笔书法。

  为参加比赛,朱宇航用钢笔书写了《》和《乐游原》两首古诗。这是他第一次用钢笔写字,用惯铅笔的他表示“用钢笔写错了不能擦,下笔时有点紧张。

  他是首日“票数王”

  报名参赛第一天,就有不少优秀的硬笔、软笔书法作品涌现,其中一幅书写白居易《春题湖上》的行草作品脱颖而出,成为当日得票数最多的作品。

  这幅行草作品出自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小学六年级学生王禹尧之手,他学习书法已有6个年头。

  “孩子上学前就开始接触书法,那时他练习的是硬笔书法,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软笔书法。”王爸爸介绍,孩子开始练软笔是从楷书练起,随着对书法的不断学习,他开始喜欢行笔快的行草,所以这次选择用行草参赛。

  书法之乡走出的篆刻名家

  赵立新出身吉林省柳河县,现依然兼任柳河县书协的名誉主席。2010年5月,柳河县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的荣誉称号,赵立新是这里第一位中书协会员。在赵立新的引领下,柳河县目前已有中书协会员15人。

  “小时候家在农村,我特别淘气,功课很一般,就是喜欢美术课,写写画画的,当时老师都说我画什么像什么。”赵立新回忆:“最初我每周末都到文化馆去学画画。当时的老师就要求我,想要学好画,必须要学好文化课、学好传统文化知识,因为要在画上题字盖章,还得写好字、学刻章。”

  有了美术基础,小赵立新经常自己设计服装,然后交给裁缝。“裁缝做衣服的时候,得用滑石在布料上画线,我就要了一大块滑石来刻东西。”

  上世纪80年代,赵立新入伍到了沈阳。

  “记得最贵的一方印的稿费,是1987年10月在《深圳特区报》上发表的一方‘叶落归根’仿瓦当圆印,得到了40元稿费,那个月仅稿费我就得了280元。而且因为我的刻苦,部队政委也非常支持我、鼓励我,直接把我要到团部负责宣传。”

  1990年,赵立新退伍回到家乡。“为了省钱,自己去长白山背长白石毛坯,回家后用电砂轮破成片、割成条、切成块,最后再抛光做成石料。那时我刚刚结婚成家,临时租了房子,房子很小,满屋子和院子都是石头和石粉,我爱人意见这个大啊,说你爱石头去吧!”赵立新笑着说。

  在1990年,赵立新参加了吉林省书协在吉林市松花湖举办的学习班,“认识了丛文俊先生,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古文和印章。”此后,赵立新的书法篆刻作品开始频频入选各级展览并屡获大奖。

  寄语青少年:现在是学习书法的好时代

  “书法也好,篆刻也好,在过去都是实用的,现在虽然脱离了实用,但可以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经常使用。”赵立新介绍,“我的书法篆刻都是篆书和隶书,现在用手机发微信,我也都坚持手写输入,有时候还用繁体字,就是为了平时积累。”

  赵立新表示,练习书法要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基础打好了,经过系统学习,最后确定一种书体坚持练习,就一定会有收获。我身边就有专攻小楷30年的人,只要一提小楷,圈里的人肯定会想起他。”

  赵立新认为,现在的孩子赶上了一个学习书法的好时代:“首先是学科上,现在从大专到博士后都有书法的学历学位,学科组建也已完成,学习书法不怕没有书读;其次在就业上,书法相关的教育行业都非常缺人,不怕没工作;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书法等传统文化。”

  辽沈晚报·ZAKER沈阳记者隋冠卓谭珊珊韩思萌
报名参赛,请扫描二维码。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