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医院日均收治35岁以下心梗患者3人
在昨日急救互救日的活动上,有居民用手机录下了心肺复苏的全过程。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杨帆 摄
夜场里天天熬夜,环境是这样的:空间封闭不透气、烟雾缭绕、音乐震耳欲聋……当被确诊为心梗时,沈阳DJ小伙才20岁。这是急诊接收年龄较小的患者。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室心脑血管患者激增30%,平均每天35岁以下的心梗患者就有3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心梗主力军。
病例1:20岁DJ舞厅里
“憋”出心梗
总院急诊科金红旭表示,每到季节交替,尤其冬季,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激增,去年一年,总院接受3万余例此类病患。
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杨桥说,这7天里接收的35岁以下心梗患者有20余人,平均每天3例左右。特别是有一家人出去泡澡,从热的水里出来,到室外就犯病了。
杨桥介绍,在日常出诊中,经常发现年轻的心梗患者,“曾经有一个20岁的舞厅DJ,他是我实习期间遇见的年龄最小的心梗患者,因为每天都在舞厅里,熬夜、嘈杂,空间密闭,吸烟的也多,相当于多个致病因素都让他占全了”。
病例2:“棒棒哒”体育老师
查出陈旧性心梗
几天前,杨桥还接触过一名体育老师,平时身体特别好,经常运动,而且前一段时间的体检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这次却因心梗住院,经检查,还是陈旧性心肌梗塞,这种梗塞是指一般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半年之后的心肌梗塞。
这也意味着,其实他之前有过心梗的情况,但可能由于身体好的原因并没有剧烈发作。当把前一段的心电图拿到医院时,医生也确实没有发现异常。
杨桥表示,年轻人出现胸闷、胸疼、恶心、头晕等症状就要小心,如果休息也不缓解,建议到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
另外换季期间,外出应注意保暖,合理饮食,排解工作和生活压力,适量运动。
“授课”现场:妈心脏不好 给儿子录急救全过程
昨日是2015第6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沈阳军区总医院来到浑南区一小区传授急救技巧,在现场还可以填写有关急救的问卷,有小礼品回馈。不过,个别居民十余道急救题无一答对,却直奔礼品,对心肺复苏的教授也并不学习。
也有很认真的:一位65岁的阿姨用手机录下了急救的全过程,因为儿子和儿媳妇都上班,她准备把这段录像等孩子们下班后发给他们,“我心脏不好,真要是犯病,他们除了打120和喂药,其实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得让他们也学学”。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1.当伤病员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首先应拨打120。2.立即就地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3.解开伤病员束缚,救护者双手掌根重叠放在伤病员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交界处,每分钟不少于100次的频率,成年伤病员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连续按压30次。4.使伤病员头部充分后仰,保持通气的同时捏紧伤病员的鼻孔,救护员用嘴包住伤病员的嘴,连续吹气2次,吹气间隔要松鼻。5.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连续有效多次重复。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