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教授带着自己的学生拜访老师
刘兆伟教授说,自己只是尽心竭力讲了53年书的教员,能对社会有用处,很感激、感恩。 本版图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迪 摄
▲刘兆伟教授接受采访说家风。
人物简介 刘兆伟,1942年10月9日生于辽宁省铁岭县阿吉镇古城子村。1963年毕业于铁岭高中,之后于古城子村小学任教二年,1965年考入沈阳师范学院,196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评为讲师;1988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2010年评为国家二级教授。2007年退休。出版专著、编著2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家风家训
不忘初心施不望报
尊师重教诱掖后进
不忘初心、施不望报、尊师重教、诱掖后进,这是74岁的刘兆伟教授第一次将“祖上传下来为人处世的道理”具体化,归纳出的刘家家风。
从教五十余载,刘老一直在钻研如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在他看来,良好的家风灵魂应该是向上向善,子孙后代对家风的传承更是“润物细无声”,是后人励志勉学、修身处世乃至为官理政的精神基石。
家风的灵魂:向上向善
刘老住在沈阳师范大学专家公寓,家里的阳台阳光正好,暖暖照着盆盆绿植,一盆竹子摆在一侧尤为显眼,因了这竹子,刘老的家名为“四竹学舍”。
一壶绿茶,一叠材料,刘老坐在沙发上对家风二字细细琢磨,他认为家风的灵魂应该是向上向善:“比如我认为范仲淹的家风是爱国助人,而且后人将这一家风代代传承下来。他当年用自己的薪俸设了一个义庄,用来帮助家族内家庭困难但是爱读书的后代。范仲淹的行为也吸引了范氏家族其他成员慷慨解囊捐献,使得义庄坚持下来。你看,这就是家风。”
同时,刘老提出家风贵在传承,不拘泥于具体字眼、形式:“说得大一些,家风基调都应是勤俭持家、为国为民。但并不是说每家的家风就要是这几个字,好的家风都是围绕‘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过因事而异罢了。”
刘老举例:“东汉廉吏杨震以‘四知’拒绝贿赂,即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世代传为美谈。其子杨秉为官同样清廉,提出了三不惑:酒、色、财,这就是一种家风的传承形式。”
从这些名人的家风可以看出,家风的建设、传承,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现状和未来、一个民族的传统与创新。当家风具体到刘家,他陷入深思,他甚至在书房中寻出传了几代人的谱书认真追忆往事,他认为不忘初心、施不望报、尊师重教、诱掖后进贯穿了刘家祖辈的生活。
不忘初心
春节祭拜一条扁担几个席篓
刘老祖籍山东掖县(现莱州市)大刘庄,据考证,在清朝同治年间,刘老的高祖便从山东老家闯关东来到了辽宁省铁岭县阿吉镇古城子村。闯关东的艰辛,人们在影视作品中都能了解一二,刘老轻描淡写:“吃苦是必然的,难得的是高祖能做到不管路途多么艰险,绝不取不义之财,绝不食不义之食,还要照顾一同闯关东的同乡。”
到达铁岭后,原是染匠的高祖靠手艺在镇上一户祝姓财主家的染坊工作,“手艺好、人品好、合群”,很快被当地人认可、接纳。
三年后,高祖在东北站稳脚跟,便将山东老家的父母、弟妹接到了东北。一行人乘船从山东威海烟台一带乘小木船到营口,一条扁担、几个席篓装着一大家人的行李,其中,一本谱书被高祖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行李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本。
下船后,一行人无钱坐小船到铁岭,只能徒步。谈起这段祖辈讲过无数遍的经历,刘老微微皱了皱眉:“我高祖的妈妈缠过小脚,一步一步从营口走到铁岭,山东人骨子里性格刚强。”
高祖一家人就靠着这扁担、席篓带来的家产在铁岭扎了根。每逢春节,刘老祖上有项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动:参拜这一条扁担、几个席篓:“以示不忘祖宗创业之艰。他一个人闯关东,不畏严寒、生疏,无创业本钱只靠自己的坚强、坚持、勤劳、诚朴,赢得了当地人的帮助与支持,才有了我们在东北这丰足和乐的生活。”
施不望报
母亲饿浮肿还不忘照顾邻里
后来,高祖的两个儿子承继了艰苦创业精神,深耕细作,到刘老祖父母这辈时,家里的田地有几十亩,在当时已是中等农户。
生活富足起来的刘家人,仍不忘闯关东的艰辛,经常念及同乡的苦痛,“常做些力所能及的助人之事”。
即便后来刘老祖父不幸早逝,留下祖母一人供着四子女读书,生活变得艰难,祖母仍不改宽厚谦和的性格:接济生活更为困苦的同乡、照顾穷苦邻居的子女。“现在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老邻居的子女跟我们的关系都还很亲密,这都是祖母她老人家宽和的性格帮我们攒下的人缘。”
“宽和”二字也体现在刘老母亲的生活信条中:屈己待人。困难时期,人们靠榆钱、榆树叶、嫩柳叶糊口,这些食物还是无法养活刘家大大小小七八口人。
母亲将食物省下来,让老人、孩子多吃,“就是这样,她终日关心家里各个成员,还同情照顾邻里亲戚们的困难,最后我母亲饿得都浮肿了”。
说到这,刘老眼角微微湿润:“其实,那个年代的人自己无论怎么艰难度日,多半都在用最淳朴的方式关爱别人。不单说我母亲,很多人在那样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在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当时我家门前放着生产队割下的玉米,夜间并无人看管,却从未丢过一穗。为什么?就是因为生活虽苦,内心却记得不能愧对祖上传下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刘家后代众多,“一大家子人,性格都很稳,懂得把握一个度,心里有杆秤。我们兄弟姐妹从来没有因为照顾父母出力出钱多少而争辩,都由衷尽力来照顾父母。其实我们的祖辈也都是这么做的,这也是一种家风的传承”。
尊师重教
践行恩师的育人理念是最大的尊重
刘老曾11次获得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获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在刘老书房中却未曾发现一张奖状、一个奖章,最显眼位置放的是一张张他与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位老师的合照以及他与自己学生的合照,在他眼中,自己的老师与学生胜过名利。
刘老的外祖父是私塾先生,家族人对老师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不识几个大字的祖母也教育子孙:“与老师、长辈同行,要退后一步,这是尊重师长。”
桃李满天下的刘老,仍会在每年的春节、教师节风雨不误地拜访各位老师,坚持了几十年。他记得每位老师的生日,记得每位老师对他的教导,“我的一生,真是遇到了多位好老师”。
最初几年,是刘老自己一一拜访各位老师,近十来年,他的队伍壮大了,会带上自己的学生拜访老师,为老师祝寿,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师,或者是在某位已离世的老师墓前献上一束鲜花。
恩师们年岁渐高,刘老分外珍惜每次与老师相聚的机会,他细心地拍下合照,摆在书房:“从前靠写信与老师联络,一封封信我都留着。如今,打电话很方便,我还带着自己的学生去见我老师,就是要让学生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为人师长,体会一下恩师们传承给我的是什么。是好老师就要发掘自己每个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
刘老在数十载的执教生涯中,一步步践行着恩师们传下来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真心地关爱学生,全身心地为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着想。
如今,他的学生常常来看望他,就如刘老对自己的老师那般。“师生情谊都是在师生互相关心、紧密联系中传承下来的。”
诱掖后进
一面之交后的来信“我是您火车上的学生”
1995年,刘老坐火车外出,身边坐着两个大学生,他俩耷拉着头,一路都不吃东西。刘老便关心地问了一句,其中的郭同学说他刚上大学,家庭条件困难令他缺乏自信,颇为自卑。
刘老默默听完,鼓励他调整心态、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临别还给他留下学习“任务”:积极入党、提高外语水平、坚持锻炼身体,并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半年后的一天,刘老接到了郭同学的第一封来信,“虽然不是课堂上的师生,但因为一面之缘能让他变得积极、自信,我特别欣慰”。
就这样,每隔半年,郭同学便会主动来信,向刘老师汇报好消息:“老师,我入党了”,“老师,我有稳定的工作了”。郭同学也多次提及,庆幸在自己迷茫之际结识刘老,让刘老照顾好身体,“要健健康康等我去沈阳见您”。
每收到一封郭同学的信,刘老都会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认真回复,“看到在火车上认识的学生肯听我的话,能不断向上,我很欣慰,也更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乐于与年轻人交流,喜欢结交人,希望能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一些作用。”
和郭同学一样,许多学生与刘老保持联系,书信装满了书桌抽屉。
多年忙碌于讲台与书桌,刘老的眼睛有些吃力,为更好地教书育人,他每日在看完《新闻联播》后,会在校园里漫步一小时,“既放松了眼睛,又能静下来想想事情,松弛有度”。
2007年,刘老退休,教学的日子并未就此结束,而是繁忙依旧:连续五年,每年下半年给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上课讲传统文化;外地的孔子学堂成立,他也尽量抽空去讲一讲;他还在校外的多家单位作关于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报告七十余次。
教学忙,刘老乐在其中:“我就是尽心竭力讲了53年书的一个教员,我的所学能对社会有用处,我也很感激、感恩。”
本版稿件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闫尚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