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治污样本告诉您 是什么改变了这座城市
川崎市曾是日本重化工业中心,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从严重污染逐步走向绿色环保的过程。
川崎以“产业再生、环境再生、都市再生”三个基本理念为指导,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和环保产业,推进循环经济,使环境大为改善,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城市和环保城市。
地方带动中央
“必须发挥地方在环保对策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地方城市经过自主摸索,建立起有效的环保对策后,中央政府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全国推广普及,从而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环境治理体系。”
——时任川崎市长阿部孝夫
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起飞,川崎出现各种典型城市病。城市上空因工业排放整天烟雾弥漫,大气污浊不堪,主要河流漂满各种生活垃圾,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因大量地方和农村人口涌入,交通、住宅、垃圾等问题也很突出。
环境、产业、人口,三重挑战之下,川崎市没有等靠中央政府,而是先于中央政府采取了公害治理措施,主动将解决环境公害问题与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变害为利。
大气是流动的,仅靠川崎一市无法彻底根治大气污染。针对卡车尾气排放和污染问题,在东京都牵头下,川崎与首都圈其他城市联手行动,要求卡车安装废气过滤装置,实现了广域范围的尾气污染总量控制。
曾任川崎市长12年的阿部孝夫告诉记者,必须发挥地方在环保对策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地方城市经过自主摸索,建立起有效的环保对策后,中央政府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全国推广普及,从而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环境治理体系。
当然,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地方的环境治理技术和应用予以支援也不可或缺。地方在尝试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时,由于无法确定其最终可应用效果,因此需要得到政府扶持。但如果这一环保技术最终推广后能发展成有效益的产业后,国家补助就可以停止。这样既发挥地方城市能动性,也使得各种环保技术有发展成绿色产业的基础。
如今,众多拥有最先进环境技术的跨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在此立足,川崎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产业研发城市和环境治理样板城市。
川崎市治理公害的理念、条例以及具体措施,后来均被日本中央政府不同程度吸收并推广普及到全国,可以说是地方带动中央的一个有效事例。
不仅仅是罚款
“市政府公布条例之初,也考虑到一味罚款可能会引起企业的不满,所以主要还是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手段。政府派我们不定期抽查各家企业,是不是按标准安装了烟囱净化装置,有没有做好脱硫的工作。那个时候是一家一家地查,每个烟囱都不放过。”
——时任川崎市环境局公害监测中心所长小清水正
川崎也经历了几乎所有重工业城市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发展阵痛——以破坏环境为发展代价。
在日本上世纪60、70年代因为环境污染(包括废气和废水等)提出的数起集体民事诉讼请求损害赔偿(著名的“公害诉讼”)中,川崎就占了两起。
“当时市民的哮喘发病率很高,多摩川(位于川崎北部的一条河)里根本没有鱼。川崎集中了众多钢铁、石油、造船、造纸等工厂,当时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严重程度甚至引起了一些社会问题,这也给政府带来了相当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川崎市议会最先提出要整治环境污染。”川崎市政府环境局公害监测中心所长小清水正说。
“我是1972年来到川崎工作的。那时候这里的天和海发红,我总是咳嗽,皮肤也不好。我当时就想,这就是这里密集的冶炼厂、石化厂一味追求利益所付出的代价。”小清水正告诉记者。
他所说的那个年代,正是川崎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年代,却也是不断扩张的工业活动与环境和公众健康矛盾最尖锐的年代。全日本都知道,川崎是一个“被污染的城市”。
1972年,《川崎市公害防止条例》正式公布。虽然日本政府也认识到了大阪、名古屋、川崎和福冈这四大重工业中心的污染问题,并几乎与川崎市政府同时拿出了一些防治办法,但从细则上而言,川崎走在了国家的前面。
“比如在二氧化硫(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成分之一)问题上,国家只规定了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必须降低到一个标准以内,我们却既规定了排放浓度,也规定了排放量---如果只有浓度降低、排放量却增加,还是达不到减少污染物的目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拿了一个‘第一’。”小清水正说。
也许是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伤害有切肤之痛,决定甩掉那顶不光彩的“污染城市”帽子的川崎市再一次展现了日本人“可怕”的行动力。
今天,当记者来到这里,看到的已是澄净明媚的夏日天空,呼吸的是微润洁净的空气。
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川崎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川崎市环境局为记者提供的资料上清楚地列出,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2005年,川崎市就大气污染、水质危机、温室气体排放量、再利用等环保相关议题出台了14份条例和计划书,成立了川崎市公害研究所、环境行政制度检讨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同时还推动了“市民健康”计划等公益行动。
小清水正回忆起30多年前的工作还是记忆犹新。“市政府公布条例之初,也考虑到一味罚款可能会引起企业的不满,所以主要还是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手段。政府派我们不定期抽查各家企业,是不是按标准安装了烟囱净化装置,有没有做好脱硫的工作。那个时候是一家一家地查,每个烟囱都不放过。”
小清水正说,“企业为装脱硫装置的确花了很多很多钱,但它们一般都很配合。比如像精炼石油的这种工厂,你生产汽油已经赚够了钱,因为你的行为污染了环境给别人造成伤害,你当然要履行弥补环境损害的义务。”
建立零排放工业园
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配合,在川崎市“零排放工业园”(Zero Emission)试点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根据负责该项目的川崎市经济局产业振兴部担当藤本顺也介绍,所谓“零排放工业园”,是市政府在位于川崎临海工业园区划出的一块面积约7.8万平方米的区域。政府将该区域内原有的工厂迁走,再以“零排放”的目标召集有意愿的重工业企业迁入,重新建设利于环保和循环再利用的基础设施和厂房。现在那里聚集了造纸、钢铁、锻造加工等14家工厂。
“从1997年这个项目被国家批准、2000年动工再到2002年全面使用,市政府其实主要扮演了一个协助者而非决策者的角色。”藤本说,“这个概念是政府提出的,然后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川崎零排放工业团体’成立,园区内的具体运作都是由企业自己进行,除非是涉及到与水电供应等这类的基础设施问题,政府才会提供帮助。而且和很多特殊园区不同,政府没有为这些企业提供减税等优惠措施,只是在成立的最初5年(2002-2006年)发放了一定额度的环保辅助金,甚至连辅助金的分配我们也不过问,而是由工业团体自行安排。”
事实上,“零排放工业园”还只是川崎市政府构筑“环境城”(Eco-town)的极小一部分。“我们想把整个沿海工业区,最终都变成像‘零排放工业园’这样的工业集中地。”藤本说,“当然,像这样的企业,实现‘零排放’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川崎有全国1%的人口,有80%的企业都在临海工业带,炼油、电机、化学、钢铁、运输机械合占工业产值的80%,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只有全国总量的2.2%。”小清水正说,“虽然我们没有做过和其他城市的对比,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最棒的。”
姚亮、李海英摘自新华每日电讯、《东方早报》/制图、制表 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