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劳动争议调解将实现地方立法

03.07.2016  19:54

  今年53岁的郭志彦,在一个建筑工地从事钢筋搬运工作。三个月前,因工作中出现意外,他的左脚被钢筋砸伤。郭志彦说,受伤后他多次找到施工分包商,商讨医疗费和误工费的赔偿问题,但始终没谈拢,最后郭志彦找到了企业的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在调解之下,双方达成了两千元的赔偿协议,纠纷得到解决。

  在用工体制逐渐复杂的今天,各类劳资矛盾、纠纷随之越来越多。7月2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市劳动争议调解地方立法工作将在年内完成”,届时劳动争议调解将有法可依。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752个,其中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112个,大中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率达到100%,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中心)调解组织组建率达到100%。2015年,全市仲裁院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当期结案率为96.14%,终局裁决比例比以往明显提高。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对150家建筑、餐饮、娱乐企业的8000名职工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59.8%,其中47%的职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46%的企业在法定时间内没有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另据对400户企业、6000余名职工的调查显示,69%的农民工不能按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除劳动争议调解将实现地方立法外,还将制定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和市工会条例,支持工会组织从源头上参与关系职工权益的立法和重大决策。与此同时,加强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三方协调机制工作体系建设,并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突出的领域和行业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实行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

  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加快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建立人民调解平台、维权受理平台、劳动争议仲裁平台等多台合一的劳动争议接待受理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邸雪莹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