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将重点培育和拓展六大消费领域
6月6日,市政府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将通过消费引领、创新驱动、市场主导、制度保障,重点培育和扩大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六大消费需求领域,以新消费、新供给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增长,加快推进服务大市、消费大市建设。
以消费推动产品服务升级换代
我市将积极扩大教育、健康、文化、养老、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发展职业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培训等教育培训消费,健康管理、体育健身、高端医疗、生物医药等健康消费,家政服务和老年用品、照料护理等养老产业及适老化改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产业及传统文化消费升级,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养老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研学旅行等。
在信息消费方面,将重点促进互联网与协同制造、机器人、汽车、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农业、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跨界融合,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引领绿色消费方面,重点拓展从生态有机食品向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节能节水器具、绿色家电、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商品和服务,并推动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蓬勃发展。
在创新时尚消费方面,重点培育彰显个性特征的时尚品牌商品和服务,推动与消费者体验、个性化设计、柔性制造等相关的产业加速发展。
在品质消费方面,重点满足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对品牌商品更加安全实用、更为舒适美观、更有品味格调的消费需求,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产品升级换代。
我市还将积极拓展梯度追赶型的农村消费,重点满足农村居民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绿色环保、家电类耐用消费品和家用轿车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挖掘适宜农村地区的分布式能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农村水电路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潜力。
这些消费领域的需求和发展,将加快促进我市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
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
为建设规范有序的消费市场,我市将加快重点领域制度创新,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推进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核定公布企业登记前置、后置审批项目目录,试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力争到年底网上亮照经营商户达到3000户。
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方针,我市将坚持“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稳妥推进公立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事业单位改革,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强化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决策及运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逐步扩大政府对外购买公共服务的涉及领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公平竞争。同时,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取消各种不必要的前置审批事项。
深化户籍改革壮大消费群体
为释放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潜力,培育壮大城镇消费群体,沈阳市将加快推进深化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创新人口管理工作,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并按照人口发展策略合理确定人口准入条件,实施分类差异化的户籍政策,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和随迁子女就学保障机制。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养老服务、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实施意见》还针对“2.5天休假”方式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弹性作息,为职工周五下午和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
为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市将积极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信用记录和信用产品,全面建立事前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制度。在全市开展“放心消费环境创建”活动,2016年底前新增“放心消费示范店”20户,新增消费维权服务网站40个,进一步完善投诉信息的汇总分析、消费预警、约谈经营者等措施,推动消费维权关口前移。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郭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