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打造营商环境从居民身边小事做起

23.01.2017  16:12

  “安装不上燃气,下水道堵了,单元门坏了……”这些事听起来小,却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大事。怎么解决好居民房前屋后的小事,正是2017年沈阳民政工作中的大事。

   组织“身边人”管“身边事”

  最近,大东区绿苑社区的李恕终于告别了20多年的煤气罐,和60多户居民一起通过社区议事协商会议安上了煤气。

  目前,沈阳已在多个社区进行了社区协商制度试点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试点社区通过鼓励居民、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到社区治理,在协商机制协调下,将社区里大事小情的管理权真正交给居民,逐步让“替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

  据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沈阳即将出台《沈阳市城乡社区协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推进社区协商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并计划于2017年在全市社区推行社区协商制度。预计到2020年,沈阳将基本形成协商主体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程序科学、制度健全、成效显著的城乡社区协商新局面。为了鼓励全市社区全面开展社区协商制度,市民政局还将在2017年年底根据居民自治、社区协商活动开展情况,对优秀社区进行表彰。

   将“靠政府”变为“靠大家”

  针对目前群众参与居民自治度不高的现状,市民政局通过深入调研,找到了“病灶”。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加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市民政局今年将筹资200万元对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具有影响力和领军作用的社会组织实行以奖代补,激励社区社会组织引领居民开展自治,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居民区自治,培育自治团队,引导开展自治活动。

  据介绍,今年沈阳还将建成一处5000平方米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器,充分发挥沈阳本土社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外地支持性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孵化培育工作,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沈阳救助、救灾、养老、社区、慈善、福利等领域,使其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骨干力量。

  “政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基础在社区,因而资源、服务、管理都应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对标厦门市、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先进理念、成熟经验和工作方法,市民政局以“互联网+社区服务”为手段,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作为“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实现手段。

  他介绍,2017年沈阳智慧社区网络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全市893个社区。另外,50个“国安社区”门店也将出现在沈城居民身边,实现政务查询和洗衣、保洁、旅游、交友等生活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同时,沈阳还将进一步推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创新模式,进一步厘清政府与社区职能,为社区减负,使社区工作者真正深入到基层工作当中。

  “嵌入式”养老将遍地开花

  走进文安路社区,社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嵌进小区,小规模、多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为不愿离开家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与医疗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目前,嵌入式养老模式已在我市生根发芽。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底,沈阳成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并获得国家补贴资金。市民政局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引导社会企业积极参与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来。

  今年,沈阳还将建设2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新建养老床位4000张。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服务和机构建设,引导医疗机构的服务向社区延伸。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张弛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