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帅府建筑装饰为何选中“苏武牧羊”
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民国军阀第一府宅大帅府》的作者、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副馆长曲香昆。“张氏帅府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花了20多年的时间建造的,在装饰上有三绝,即砖雕、石雕、壁画,而石雕是帅府最具特色的。百余幅石雕组成的艺术长廊上,大多数石雕都镌刻着诗词和创作者的名字。而这两幅石雕是最珍贵和重要的。”
原来,“苏武牧羊”的石雕在大帅府三进院正房槛墙东侧正中央,画面中两只山羊和一只绵羊在两棵桑树下歇息、吃草,画面雕刻隽永、形象生动。题款为“海上牧羝夸苏武”印款“鉄邑水西”,这就是“苏武牧羊”典故。
“苏武牧羊”是中国典型的爱国故事,它流传两千多年,熏陶和感染无数的中华儿女为国奋起、为国捐躯。张作霖如此的重视这个典故,将其置于三进院内宅,目的就是想让自己和子女能够经常看到它,受其熏陶,培育爱国情怀。
曲香昆介绍,纵观张作霖的一生,我们还找不出张作霖投靠日本,出卖国家权益的事。透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我们知道更多的是张作霖如何和日本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他统治东北期间,日本想要得到的利益始终无法得到,甚至在许多方面得到抑制。也正因为如此,张作霖才遭到日本人的暗算。他自己也常说过:“我不能做让子孙抬不起头来的事情。”
翻开历史,在九一八事变中和伪满洲国期间,张作霖的众多子女中,没有一个变成汉奸,即使是他二哥张作孚的儿子张学成变成汉奸,张学良也能做到大义灭亲,命令手下将其击毙。张作霖的四子张学思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国人民海军参谋长,这固然与张学思个人努力密切相关,但也不能不归功于张作霖之所言、所行、所居。因此我们有理由断定这幅“海上牧羝夸苏武”最能反映张作霖的爱国情怀。
与“苏武牧羊”相对应的西侧正中央就是“堂下易牛笑齐宣”石雕。画面中三只牛在一株大桑树周围或仰天嗷叫,或在觅食,或在奔跑,题款是“堂下易牛笑齐宣”。
曲香昆说,多年以来虽然感觉这幅石雕非常重要,但不知道“堂下易牛笑齐宣”的典故是什么意思,十余年过去了,总算在古书中《孟子·梁惠王上》里找到了这个典故。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就是:孟子说:“我听胡齕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你看见这个人,问他把牛牵到哪里去?那个人说准备用它祭祀。’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无罪而处死它。’那个人问道:‘那要废弃祭祀仪式吗?’您说‘哪能废呢?用羊来替换它吧。’”这就是齐宣王堂下易牛的典故。它昭示了齐宣王假慈悲、掩耳盗铃的内心世界。
这则历史典故并不常见,但张作霖偏偏选择了这个典故,还把它镶嵌在三进院正房槛墙上,显然这不是给外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的家人看的。
张作霖用这则典故提醒自己和家人做人不可以学齐宣王那样,假仁假意、假慈悲,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堂下易牛笑齐宣”的典故也形象地道出了张作霖的真男人、真作为的内心世界。
张作霖是个心胸坦荡的人,他对属下往往直抒胸臆,对朋友也能做到真诚面对,对敌手有时也能慈悲为怀。他在大帅府的办公室里悬挂自己亲书的条幅:“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由此可以看出张作霖做人的情怀。张勋复辟的时候,有人认为他也是个复辟者,就向他投掷炸弹要炸死他,他本人安然无恙,但却炸伤了他的随从。刺客被捕之后,张作霖问刺客:“你为什么要刺杀我?”刺客说:“你要复辟。”张作霖坦然地说:“我不是个复辟者,我今天放了你,日后我要是复辟,你可以再次刺杀我。”
北国网、辽沈晚报主任记者王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