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社会能多关爱他们!”
“我不想过什么节日,只希望病区里的患者健康平安,病情好转出院后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接纳。”又到了“5·12”国际护士节,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病房护士长高淑敏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苦:工作中小伤不断
护士长高淑敏等16名护士所在的三病房是重症精神疾病男患者数量最多的地方。不少精神疾病患者还有暴力倾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把身边的护士当成幻觉中的人物,上去就是一下子。
但在护士岗位工作了25年的高淑敏只说了三个字“习惯了”。高淑敏表示,上周,两名有暴力倾向的患者突然间就爆发了。“两个人厮打在一起,护士需要上前将两个人分开。没想到被病人狠狠地甩到了病床边,一条腿的膝盖肿得老高,连裤子都穿不了。”
高淑敏说,病房里的16名护士中有很多都是85后和90后。虽然每人在家都是公主,但在这里却成了一个个“受气包”。为了保证患者和自身的安全,护士们每时每刻都处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不能有丝毫地放松。
乐:患者认护士当妈妈
由于病房内不能留有家属的陪同,这些护士就充当起了他们家人的角色。“除了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我们还要知道每个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喂水、喂饭、清洗衣物、剪指甲、料理大小便等等。”高淑敏说,这些繁琐的事情让每名护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我们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还要观察他们的自言自语和细微的变化,随时了解他们病情的变化,防止患者做出危及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举动。”
高淑敏说,虽然很多病情严重的患者无法与外界交流,但她相信在护士们耐心地照料下,患者的心和她们是相通的。在高淑敏的心里,她一直忘不掉自己精心照顾的一位小伙子开口喊自己“妈妈”的经历。
盼:病愈后能融入社会
高淑敏说,虽然自己在这个岗位工作了25年,但别人一听见自己的工作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社会上还是对这些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带有偏见。”高淑敏介绍说,其实很多病情减轻并稳定的患者在他人的帮助下再次步入社会。“他们有的去当保安,有的在一些工作单位从事些轻体力的工作。”
高淑敏感慨,其实接受过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曾经生病了,但是治好了。在这个护士节,我只有这样一个愿望,希望社会上能给这些患过精神疾病的人更多的宽容和爱心,能真正地接纳他们。”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方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