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身边人致富的外乡人——王玉萍
“带动姐妹致富是我的愿望”这是王玉萍经常说的一句话。王玉萍今年60岁,中共党员,是大连丰荣北台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于2007年8月在普兰店市工商局注册,目前该会社有会员275人,种植面积增加到3000多亩。2008年度被评为大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单位。王玉萍本人2009年被普兰店市妇联评为“感动莲城”十佳女性之一,辽宁省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
来自外乡,扎根北台,选准项目,带领群众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王玉萍是吉林省白山市人,2004年来到丰荣办事处北台村落户,在村领导的支持下承包了60亩土地,2005年春季,她发现自家承包的土地有20多亩是旱垄道,漏费肥漏水,种植玉米的产量很低,遇上干旱的年景就会绝收,经过她和老伴商量以及多方打听决定种植红薯试一试,于是她只身一人去了山东省烟台农科院,引进了8万棵高淀粉高抗病性的“烟薯16号”优质种苗,试种了20亩地,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管理,终于获得了平均亩产7000斤的好收成。每亩纯收入1000多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3倍。试种成功后,她想种植红薯的效益这么高,为什么不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带领周围的姐妹共同致富呢?为此,她请来了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考察论证,该村的土地大部分都适合种植红薯,她将想法向村领导做了汇报,并得到了办事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于2005年10月成立了北台村红薯协会。当年入会的有102人,当年为全村群众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搞好培训、建加工厂、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给农民吃了定心丸
为了搞好红薯种植产业,她自己投资5000多元印发了大量的宣传资料,让农民认识到种植红薯投资少,见效快,适应性强、旱涝保收等优点。合作社内设有技术员、信息员、销售员,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引导农民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种植和管理。经常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传授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还自费去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选购淀粉含量高,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大连地区气候的红薯种苗。2007年又继续引进10万斤优良红薯原种,还与周围的其他村签订红薯种植订单合同。
2006年合作社又自筹资金30万元,新上了两套红薯加工设备,投资7万元上了地磅,又投资16万元上了电力设备,红薯加工厂总资产达53万元,日可加工红薯25万斤,淀粉厂当年开工,解决了农户销售的问题,成为大连地区最大的淀粉加工厂。2007年一年就为会员销售红薯1560万斤,可生产淀粉312万斤,为会员增加收入300万元。2008年北台红薯合作社还与旅顺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培育、扦插脱毒种苗,供会员栽种,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好的地块亩产量可以达到10000斤以上。
王玉萍成为了北台村科技致富的第一人和带头人。2008年又自筹资金建立了粉丝厂,真正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目前正在运作应用淀粉渣酿酒的项目。
完善制度,取信于民,合作共赢齐创农村经济新品牌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稳。合作社以诚信建社,建社以来不断摸索,完善制度,努力学习,迅速壮大,实行“企业+农户”,“订单+服务”的经营模式,这就决定了其必须信守承诺,取信于民,合作共赢。
2006年由于气候等原因,农户栽到地里的秧苗,有40%左右的死掉了,为了履行订单规定,她又一次来到山东以每棵1角钱的高价,购进秧苗83万棵,免费送给农户栽种,尽管自己损失了11.3万元,但却赢得了农户的信任,使企业赢得了口碑。农户高兴地说:跟着合作社走,产销不用愁;跟着合作社干,年年有钱赚。
王玉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总说:我和农民承诺的我就要兑现,农民跟着我种红薯是为了增收致富,我不能让农民失望,我个人的利益是小事,如果和我一起种红薯的百姓损失了那就是大事了。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北台红薯合作社在她的带领下正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