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26.03.2015  15:24

  “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这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一句独白,直到最后,他也没能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但却一刻也不曾放弃理想。

  昨日,由路遥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正式收官,从出品方获悉,该剧开播期间稳居卫视收视前三名,各家视频网站数据累计显示总播放量已接近7亿次。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原著,该剧无论是外在的情景搭建还是内核精神的表达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许多原著迷都是抱着期待且怀疑的态度来审视该电视剧的制作。

  但不可否认,虽然制作精良,也备受肯定,但《平凡的世界》并未能如同其他热剧一般带动足够的话题,用剧评人梅子笑的话说,《平凡的世界》的受众群体基本上还是受小说影响的人。

   受众群体太有局限性?

  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这部电视剧的多数人群为60后以及70后,60后是因为感同身受,70后则是深感孙少平的苦涩人生。而80后、90后则由于太年轻,生活环境距离故事中有差距,所以关注度并不高。

  路遥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原著以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刻画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讲述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电视剧在原著基础上有所改动,但基本秉承原著的思想和脉络。

   业内人士说

  剧评人梅子笑认为,从作品本身来讲,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创作者主观审美意图和表达都挺完整的剧,但它并不符合当下的市场。“《平凡的世界》本身是特定年代之下的产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最艰苦的年份。吃上饭、进城当工人就是最高的生活理想——这距离当下社会太遥远了。 ”

  梅子笑认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受众群体是对故事中的人物以及情节感同身受的一代人,但更确切地说,其实应该是原著小说的读者群体。

   大量旁白扰乱故事节奏?

  文化学者韩浩月认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播出的意义一部分在于那些非原著小说的读者通过影像化的表现去了解那个时代与人。但是从收视率来看,似乎这种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电视剧开播伊始,收视率始终未能达到制片方的预期,为了能够更深刻地呈现原著的效果,剧中加入的大量旁白最终也成了该剧的吐槽点之一,多数观众认为过多的旁白扰乱故事的节奏,显得赘余。

   业内人士说

  剧评人婉同表示,其实观众吐槽旁白并不意味着旁白确实多余存在,只是多数人欣赏不了这种文学的表现形式,可以理解片方的初衷,只是不对多数人的胃口,很多有格调的东西在市场上并不是很讨好,观众的喜好决定一切,这就是市场。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平凡的世界》并没有突破原著,而是跟许多网络流行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样,沿袭着原著读者的效应,没有新的突破与收获。不过,并不意味着这部剧不成功,只能说它没有迎合市场”,婉同认为。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