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江院士团队部署2019年农机智能装备推广工作

16.01.2019  12:50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新年伊始,元月13-14日,我国著名的农业信息专家赵春江院士率领他的农机信息化团队在北京召开农机智能装备与社会化服务信息技术研讨培训会,来自15个省市的有关专家、农机主管部门领导及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的代表100多人,研究探讨在新的一年里,如何深入合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加快智能农机装备与农机精准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机服务提档升级,为农机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农机智能装备与社会化服务信息技术研讨培训会由赵春江院士主持。他在致辞中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竭尽全力做好智能农机装备与农机精准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促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做好技术支撑。

智慧农业目前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5-2025年,智慧农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4.12%,主要包括精准农业、智能温室、智慧果园、畜禽智慧养殖、水产智慧养殖等,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农业装备、智能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和云服务软件系统;全球智慧农业发展最快的是亚太地区,中国是核心;农业机器人是智慧农业最活跃的技术领域,预计未来10年全球将有70-100万台机器人从事农业工作。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发展也很快,据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刘小伟处长透漏,2018年全国农机深松补贴面积90%以上实现了远程智能化检测,加装自动导航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的农用拖拉机达4000-5000台,总量突破万台。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方面成效十分显著。截止2018年,其研制开发的智能化农机监控终端设备在21个省市区、378个县市、120多个农场推广应用,累计装机量超过30000台,覆盖 6000多万亩耕地;研发的自动导航系统在新疆等地安装近2000台套;此外,研制的秸秆自动打捆控制系统和卫星平地装备在2018年也实现了很好的应用。

会议上还进行了农业全程机械化与社会化服务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系统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科研成果----精准农业技术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所涉及各项技术及产品的技术特点、推广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新一代的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AMT)具有丰富的图形化显示界面,作业面积实时计算显示,可以完成深松、播种、施肥、收获、深翻、插秧、植保、打捆、旋耕、秸秆还田、耙地、残膜回收、平地等生产全过程综合监管;农机北斗自动导航系统(AMG)有液压转向和电动方向盘式两种产品供用户选择;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农机精准作业控制系统(AMC),包括激光平地、卫星平地、变量播种(施肥)、变量喷雾控制、联合收割机智能测控、圆捆机自动打捆控制等系统,这些技术不仅有创新,而且很好解决了农机作业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向用户提供智慧农机平台(SmartAM)和智慧农场平台(SmartFarm),能够满足农机管理部门、农机合作社、规模化农场、农机手实现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决策。

会议还组织参观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观看了智能农业装备现场演示,并就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前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讨。很多来自生产第一线的代表对农机智能装备与社会化服务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包括产品改进的方向,甚至有用户提出当地农业生产急需但市场无供给的智能化产品。与会代表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智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的管理平台,解决监测终端一旦购买就不得不“从一而终”的问题,满足机手根据服务质量自主选择管理平台的需求。


袁寿其: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学习贯彻国务院42号文件大家谈”之江苏大学党委书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陈巧敏: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学习贯彻国务院42号文件大家谈”之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