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8年春耕生产开局良好

04.05.2018  20:36

  2018年全市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1048.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48.4万亩,经济作物200.3万亩。计划调减玉米面积11万亩,主要发展花生5万亩、甘薯3万亩、杂粮2万亩、其他1万亩。截至4月30日统计,现已播种377.6万亩,占计划36%,比去年同期高十五个百分点。其中:玉米294.4万亩、水稻0.01万亩、小麦2.8万亩、马铃薯11.1万亩、蔬菜41.7万亩、瓜类11.6万亩(其中:西甜瓜8.5万亩)、其他16万亩。现小麦、马铃薯播种、水稻育苗(1.8万亩)已经结束;玉米大面积开播(4月13日在法库县依牛堡镇东、西拉马村开犁播种,较去年略晚),西甜瓜正在移栽。水稻4月29日在辽中区茨榆坨镇前岭村开始插秧。预计5月中旬花生、大豆、杂粮等作物陆续开始播种,辣椒、地瓜等移栽作物开始移栽,5月底春播基本结束。下一步,我委将继续从以下方面抓好春耕工作。

一是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4月以来,我市先后出现多次降雨过程,绝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春播生产进度。我委已下发了《关于大田作物抗旱保春播技术指导意见》,督促各区县(市)进行分类实地指导,充分调动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作业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大型农机具作业速度快、播种质量高的优势,合理安排播期,加快耕播进度、缩短播期,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力争5月10日前玉米播种基本结束(比去年提前10天)。

二是落实惠农项目,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市农经委、市林业局、市财政局等三部门出台的《2018年沈阳市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已下发到各区县市,下步要围绕种植业生产核心区,加快项目的落实,提高农业生产质量。要以沈北新区国家级绿色高产粮食生产示范县、市级25个粮食生产示范区(全部落实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内)为引领,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对蔬菜生产核心区内的设施农业和特色作物核心区内的特色作物给予扶持,实现调减玉米面积11万亩,推进结构调整进程;出台土地托管扶持政策,激发新型服务主体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积极性,全市开展土地托管面积22.8万亩。

三是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我委将继续与水利、气象、财政等部门密切合作,提高春播生产工作整体效能。与财政部门积极沟通,及早下拨惠农补贴政策资金,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与气象部门加强会商,做好降雨、气温、大风等气象信息和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气象与农事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与水利部门加强协作,及时通报春播生产情况和抗早保春播、水田泡田等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加强用水调度,充分发挥水利设施作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适用技术。                                                   

全国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全面展开
    当前,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梯次成熟,西南地区麦收基本结束,湖北、河南、安徽等主产区进入集中收获期。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5月28日,全国已收获小麦3260万亩,日机收面积超过400万亩,标志着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全面启动。全国将有155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烘干作业,以及玉米、水稻等作物抢种作业,其中联合收割机63万台,机具投放总量同比增加80万台,冬小麦机收率、夏玉米机播率预计分别超过94%、82%,同比均提高1个百分点。今年参加“三夏”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预计超过5.农业机械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