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2015年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告捷

25.12.2015  11:45



2015年,朝阳市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万亩,占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目标的23%。截止目前,各县(市、区)已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6.80万亩,占年初计划的110%,其中水平梯田6.26万亩,水保林12.49万亩,经果林12.11万亩,一般造林23.69万亩,保土耕作10.39万亩,封育治理面积11.86万亩。

2015年,朝阳市七县(市、区)承担了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主的四大类国家级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任务,计划治理面积36.63万亩,中央、省补助资金1.3亿元,项目涉及全市40个乡镇的42条小流域。

为了实现水利部制定的2015年工程年底前达到工程量完成80%以上的目标,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项目的实施,水土保持业务部门及时完成了项目设计、报审、批复等前期准备工作。随着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实施计划的陆续下达,各县立即组织项目实施。经过全市所有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朝阳市承担的各类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在12月10日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

朝阳市2015年度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下,高质量地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取得了以下三点经验:

一、空前的行政推动是加快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发展的基石

朝阳市2015年水土保持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多次召开的工作进度视频推进会议,辽宁省水利厅、省水土保持局频繁的现场检查督促,使市、县各级政府领导充分认识到了工程的紧迫性,并把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真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2015年北票、建平、凌源三县实施的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工程开工均由政府主要领导主持,项目所在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全员参加,层层签订责任状,施工企业全部实现了无阻力进场施工、无延迟集中作业,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北票市在施工过程中,市长亲自督促施工进度,及时解决出现问题,并对进度慢的乡镇领导进行了适时约谈,有效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合理的施工工艺是提高水土保持机械施工效率的保障

2015年朝阳市水土保持工程全面进入了机械化作业时代,坡耕地治理的水平梯田工程、荒坡造林的水平槽整地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基本采用机械施工,在不增加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施工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工程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证。北票市在实施坡耕地治理项目过程中,为了全面达到建设标准,经过水土保持部门与施工企业的反复磋商,对水平梯田田埂修筑工艺进行了改进,由传统的人力施工方式全面转入机械施工,并自制了田埂夯实工具,采用挖掘机挖斗外侧焊接钢板的方式压实土方,有效保证了田坎的密实度,延长了梯田的使用年限。在荒山水平槽整地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地表坡度在45度以下的荒坡全部采取挖掘机开挖、人工筑埂的施工工艺,克服了半石质立地条件下人力施工困难的难题,同时由于机械作业的参与,工程设计标准的实现得到了更可靠的保证。

三、严格的质量管理是实现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发挥的前提

朝阳市历年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均做到了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从重处罚的原则,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全面达到了规范要求。2015年,朝阳市水土保持在任务明显加大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把好质量关,防止出现劣质工程、不合格工程,在工程建设初期,加大了市县乡三级业务人员的巡回检查频率,监理人员、各级水土保持部门技术人员常驻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并限期整改,有效防止了不合格工程的产生。同时充分发动项目区广大群众对工程进行监督,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朝阳县在2015年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实施之初,部分群众存在不配合、不积极的现象,然而,在所有参建单位严格的质量管理下,修建的高标准水平槽整地工程在短时间内即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后期工程进展十分顺利。整地工程完工后,项目受益群众对治理成果十分满意,并主动拉水配合进行后期的苗木栽植,期盼着工程能够早期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