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丢保留42年的棉衣是最大的痛
5月9日两家人合影,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处的就跟亲人似的。每次来探亲,大家都要合影留念。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赵天乙摄
4年的朝夕相处,40年的感恩心路。对于61岁的沈阳人田成春来说,尽管40多年前的经历很艰辛,却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他们,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田成春口中的他们,就是远离沈阳180公里外的西丰县桃园乡太平村的王传清一家。
最难熬的夜晚
青年点来了个瘦弱的小个子
1975年8月,西丰县桃园公社太平大队迎来了沈阳下乡青年,青年点的人数也陡增一半,达到了40多人,田成春也在其中。
1.6米的身高,不足百斤的体重,田成春在知青中有些显眼。“这孩子也太矮了,瘦小枯干的,能干了农活吗?”社员们有些不看好。
田成春父母在沈阳市环卫局工作,按照当时的政策是随父母单位下乡,一个是沈阳近郊苏家屯,还有一个就是沈阳180公里外的西丰县桃园公社。当时田成春的姐姐也需要下乡,为了让姐姐能离家近些,田成春选择下乡西丰县。
带着简单的行李,颠簸了一整天,田成春下了汽车就傻眼了。青年点的大铺炕,晚饭大饼子清水煮白菜,还有即将面对的农活,在不安和忐忑中,田成春度过了下乡的第一个夜晚。
最亲密的情感
割苞米结下的友谊延续数十年
太平大队当时与全国所有村落相同,农民每天出工干活,按照工分计算报酬。一等劳动力每天10个工分,二等8分,三等5分。
“最好的年份10个工分是1.2元,当时是0.86元。”田成春说,刚来的知青按照三等劳力来计算工分。
初来乍到,铲地薅草等农活根本不会,苗和草更是傻傻分不清。铲地把苗给铲掉了的事田成春没少干,也没少挨生产队长的批评。田成春是好强的人,宁可身上受苦,不愿脸上受热,他迫切需要改变现状。
这时,当地农民王传清走进了他的生活。王传清比田成春小一岁,也是刚刚毕业。在一个生产队又是年纪差不多,很快就熟络起来。看到田成春分不清苗草的区别,王传清一点一点的告诉他;不会干农活,王传清就手把手的教给他。
田成春至今还记得,1975年的秋收时节割苞米。每个农民一次收割三垄玉米,一垄平均300米长。第一次干这样重体力的农活,田成春比别人慢的不只是一点,别人收割到了地头,田成春才割完一半。这个时候,王传清就从田成春的另一头,来接应他。
收割玉米是这样,收割高粱、谷子,上山修梯田,王传清也是忙完手里的活就帮助田成春。
在劳动中,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当时俩人都没有想到,这种友谊延续了数十年,甚至延续到了下一代。
最难忘的味道
自己磨玉米面做大饼子给知青
“青年点的生活是很苦的,现在的孩子是无法想象的。”田成春说,除了想家,吃的也不好,吃的是粗粮,有咸菜都算好的了。“一般就是清水煮白菜,放点大粒盐,一点油都没有。”
而这些知青最盼望的就是,王婶能到青年点给他们改善伙食。王婶叫于志兰,丈夫是生产队会计王纪福,也是王传清的父母。
当年的王婶还不到40岁,出了名的巧手媳妇。当时王婶家有台缝纫机,没少给知青们做伙计,缝缝补补的活没少干。“看着都心疼,都是爹生父母养的不是。”昨日,已年过八旬的王婶回忆起那段时光,“都是些孩子,出门在外不容易啊,大冬天早上起来头发眉毛都是霜,还吃的那么不好,有时候看着都想哭。”
当年知青们的粮食都放在生产队,有自己的食堂,但做的不好吃。王婶就想办法改善他们的伙食。有空的时候,就把玉米用水泡上,用自己的磨将玉米磨成面,给知青们做大饼子。“用水泡过的玉米磨成的面要细发很多,发的面做成大饼子也好吃。”田成春说。再有就是给知青们做攥汤子,一种当地的特有小吃:玉米面用水发了,两手攥紧玉米面,瞬间从两个大手指中流出的玉米条冲进滚开的锅中。
“青年点人多,每次都需要两大盆,至少得20多斤玉米面吧,”王婶说,这个最费力和时间,至少得忙乎半天。
田成春说,正是王婶的粗粮细作,才让当年的青年点多了一些温暖,也让这些知青们有了家的感受。
最心痛的事情
保留40年的棉衣弄丢了
“有时候吃不饱,有时候干活晚了,青年点就没有饭吃了。”田成春说,这个时候,王传清就让他到自己家吃饭。“王家的饭我可吃了老多回了,每次来,王叔王婶都非常热情。”
田成春说,她家兄弟姊妹9人,母亲身体不好。1975年入冬了,田成春穿的还是秋天的衣服。西丰县是山区,冬天格外的寒冷,最冷甚至零下40多摄氏度,靠秋衣过冬,不可想象。
王婶了解到田成春家的状况,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到供销社买来了棉花棉布,给田成春做了一件加厚的棉袄。“不加厚不成,小身板不冻坏了。”王婶说。
田成春至今还记得,那年冬天他穿着新棉袄回到了沈阳的家中,母亲感动得一个劲哭,说孩子遇到了善心人,从此,父母对田成春也不那么惦记了,知道他遇到了一家子好人。
“这件棉衣回城后我一直保留着,每当想念王婶一家的时候,都要翻出来看看”,田成春说,此后搬了四次家,最后一次不知道怎么就弄没了,为此,田成春每当想起这事,都要数落妻子几句。
在下乡的四年时间,田成春的被子被褥的浆洗都是王婶做。“当时知青们干活,身上脏啊,有一次王婶给我做被子,还特意用锦州带回的毛巾给我做了被头。”田成春说,当时青年点谁有被头啊,他是唯一的一份。
最宝贵的财富
王叔王婶一家影响我的一生
田成春是1979年回的城,在西丰县桃园太平村呆了整整四年。1980年分配到沈阳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我在下乡的四年时光,在王叔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善良,淳朴,宽容和任劳任怨等等美德,这些都是我一辈子的财富,可以说,那段人生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
田成春心灵手巧,学会了理发、修自行车、木匠活等手艺。工作闲暇时,工友们的理发他都包了,工友们谁家自行车要修,谁家打饭桌衣柜,每每求到他,他也二话不说,立马去干,从来没有过不耐烦。
田成春1995年后夫妻相继下岗,那个时候生活最不如意。田成春说,但是想到王叔王婶一家,想到那段经历,就觉得生活再难都不算事,心中永远会充满希望。
下岗后,田成春最开始街头给人理发刮脸,几年后自己开了一个理发店。这些年来,每当3月5日学习雷锋日,田成春都免费给社区老人理发,一直坚持了10多年。
田成春说,正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现在的日子过的很红火。“下岗后自己靠理发交了养老保险,现在每月退休金3000多元,理发一个月还能挣4000多元,女儿大学毕业有很好的工作,也都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田成春说,日子会越来越好了。
最亲近的家人
当年的友谊已经传到了第三代
1986年,在回城后的第七年,已经结婚的田成春带着父亲和三岁的女儿小宇再次踏上了开往西风县城的列车,去王传清家,这是他离开后第一次“返家”。
“回城后,当时交通也不便利,工作也忙,与王叔王婶一家也只能靠信件交流,但是内心是渴望回来的。”田成春说。
这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此后,每隔几年,田成春总是要带着家人来走亲戚。“女儿小宇当时小,就知道西丰县有个亲属,不知道我们并没有血缘关系。”田成春说,就是想让这种情谊一直传承下去。
今年5月9日,田成春夫妇带着6岁的外孙女再次来到了西丰太平村。田成春说,带着外孙女来,不是让她受什么教育,她这么小也不会懂得当年我和王叔一家的感情,就是想让她知道,这个地方,有姥爷很重要的亲人就行了,长大了她自然会懂得。
“这也是我们夫妇退休后第一次回家,”田成春说,回来前,女儿小宇给爷爷奶奶(王叔王婶)包了两千元的红包,给叔叔王传清包了500元的红包。“5月9日晚上,还和爷爷奶奶进行了视频通话,这个周末和丈夫一起也到西丰,看望两位老人”。田成春说,他真的有幸结识了王传清一家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那么多的温暖和关爱,他愿意把在他们身上学习到的优良品德通过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一代代的传下去。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铁岭首席记者赵天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