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高校“应用型专业”将占七成
11月1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目前辽宁已启动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支持沈阳大学、沈阳工程学院等10所高校开展整体转型试点,辽宁大学环境工程、沈阳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116个专业开展专业转型试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专业涉及二十多所高校,占全省地方高校的35%。
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
2017年将达到70%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2017年全省除部委属院校外,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占比将达到70%左右。
省教育厅表示,应用型高校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考核方式、教师队伍、招生制度等。省教育厅要求试点学校和专业要紧密结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尊重办学规律、坚持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在专业设置上调、在课程体系上改、在师资配备上动、在教学管理机制上转的具体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集中优质资源办好一批应用型一流大学和特色、领军专业。
据悉,省教育厅还将组织专家在先期工作基础上,修订学校转型和专业转型2个评价标准,明确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工作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计划在2016年推出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选树一批省级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和示范专业,同时再遴选确定一批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和专业。
高校或专业转型
将利于学生找工作
高校或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后,对高校教学以及学生就业会产生哪些影响?专家认为,转型后高校课程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课会增加,内容更注重实战方向。而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市场需求的、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符合产业升级要求的,因此这些毕业生将必备更优的专业技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岗位角色。学生毕业以后马上就能成为该领域的成手,更能受到企业欢迎。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丁宁
被列为向应用型转变的10所高校
沈阳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科技学院、沈阳工程学院、辽东学院、沈阳工学院、大连财经学院、沈阳城市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和营口理工学院
全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专业名单
辽宁大学(6个)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7个)
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0个)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技术、网络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保险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消防工程
辽宁科技大学(7个)
机械工艺技术、汽车服务工程、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7个)
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11个)
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采矿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沈阳化工大学(11个)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社会工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工业大学(11个)
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物流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
大连海洋大学(9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轮机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航海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
沈阳师范大学(11个)
旅游管理、学前教育、软件工程、粮食工程、法学、金融学、英语、表演、教育技术学、应用化学、翻译
渤海大学(10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信息与技术科学、环境工程、软件工程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1个)
国际经济与贸易
辽宁科技学院(3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沈阳工程学院(4个)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通信工程
辽东学院(4个)
服装设计与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
沈阳工学院(1个)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1个)
土木工程
沈阳城市学院(1个)
酒店管理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1个)
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