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考”排名末位“一把手”调岗
有的在全省区县中率先成立巡视组,有的向重要单位和部门派督查组。近两年,沈阳各区县廉政新招频出。近日,随着沈阳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市委落实主体责任工作要点》和《市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工作要点》,沈阳将以此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组织领导。
本报对从今年4月起在各级纪委网站和媒体上出现的13区县廉政新招进行梳理。
和平区:对庸政懒政加大督察力度
创新推行“一书、一表、一单”新机制,加大对责任不落实、庸政懒政、不思进取、缺乏干劲等问题的监督巡察力度,对不履行主体责任导致违法违纪和失职行为的,实行“一案双查”。去年立案55起,给予党政纪处分53人。
沈河区:建立廉政约谈制度
出台文件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及时管理和全程考核。
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双报告、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专题报告、廉政约谈制度。
铁西区:对涉事管理部门追责
针对违规操办婚宴等所谓生活小节问题,开展经常性的明察暗访,查处违纪党员干部;针对企业、百姓反映的问题,督查、巡察中发现的问题,不仅要责令整改,而且对涉事管理部门追责问效。
大东区:消费信息、购买实物要查阅
清理区纪委牵头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让纪委职能回归本位、主业;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重点人员、重大事项,查阅消费信息、察看购买实物。约谈查出问题单位的主要领导,追究主管领导责任。
皇姑区:细化关键环节干部监督
把放心的人放在不放心的地方。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尤其细化土地使用、征收过程、国有资产处置、重点规划审批、重点工程招投标、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采购项目审批和各级干部管理使用的监督措施。
浑南区:全省区县中率先成立巡视组
对拟任用干部一律进行廉政征询,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实行“一案双查”,去年以来已给予5人诫勉谈话;在全省区县中率先建立巡视制度,成立5个巡视组,对各功能区、区直各部门全面开展巡视工作。
沈北新区:本系统“出事”领导将被追责
出台考评实施细则,对各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分别进行考核;对履行主体责任态度消极、工作不力或本单位、本系统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于洪区:任用干部谁推荐谁负责
今年将推出《于洪区区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工作暂行办法》,如某领导推荐的人选在推荐以前就有问题,或在工作之后出现严重问题,推荐领导将被追责。
苏家屯区:“廉考”排名末位主要领导调岗
实行《2015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检查考核实施方案》,实行加减分制,连续两年排名在末两位,将对主要领导进行组织调整和处理。对自查案件加分,被上级纪委或司法机关查处扣分。
辽中县:廉政建设不力“一把手”免职
过去基层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不力的,只是在评先选优中失去资格。今年责任追究实施意见出台后,党委“一把手”要被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甚至调整、免职。
新民市:不完成查办案件数纪委干部调岗
新民市纪委《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工作考核办法》规定,每个乡镇自办案件每年必保1件,对工作突出的乡镇纪委干部向组织部门推荐提拔,对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对不适合纪委工作的调离岗位。
康平县:建电子廉政档案约谈430人
将房产信息、出国出境情况、配偶及子女有无经商情况、本人婚丧嫁娶办理情况等记入电子廉政档案,记录了全县5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各类信息; “四大班子”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村党组织书记共计约谈430人。
法库县:“廉考”由年终考变成日常考
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在全县目标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把日常履职的监督考核由年终重点考核变为日常工作考核。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