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邻避风险防范机制

08.03.2016  11:56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可能产生邻避问题的项目需求不断增加。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致公党中央建议: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将各地已有的规范性文件整合提升为国家层面统一的邻避项目社会风险管理法律,并制定关于邻避项目社会风险预控、心理疾患防治等方面的配套法规,就社会风险防范的范围、程序、原则、约束机制、补救机制等加以规定,防止邻避运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同时,切实加强邻避项目的监管,做好邻避项目信息发布;建立如基层调研、利益群体协商等有助于群体释放负面情绪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化、非暴力的渠道让民众的不满得以表达;加强双向沟通,将每个邻避建设项目的运行原理、技术分析、经济效益、权衡利弊告知公众。

致公党中央还建议,建立专家宣讲机制、风险预控专家咨询机制以及心理疾患专家干预机制。借助专家的技术权威,采用电视广播、户外活动、会议座谈等多种方式,定期向项目周边民众进行背景知识与事故应对方法的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