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十三五”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13.03.2015  12:37
                                                                                    “十三五”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江泽慧
  
  2014年12月联合国《2015后议程》报告,“和谐、责任、可持续力、福祉、转型、整合、治理、人权、法治、公正、共享、包容”等成为关键词。新千年目标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内容,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生态意识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已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
  人对自然的一切“进退取舍”,包括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或者破坏,都取决于其生存需求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智慧,“知天畏命”“生生不息”的道德意识,“仁爱万物”“爱有差等”的道德情怀,“和谐共生”“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拓展了人类的道德视野;揭示了人类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与自然息息相通;启迪人类要认知并掌握天地人和自然万物之本性,树立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追求。
  生态文化契合了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撑,成为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克服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选择。
  “十三五”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目标的关键时期,强化生态文化引导融合能力,提升社会管理阶层执政和决策的生态意识,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加强融入自然、融入时代、融入社会,服务基层、惠及民生、共建共享的生态文化载体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打造生态文化城镇和美丽乡村
  (一)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魅力城镇。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促进功能提升与文化文物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典型的文化记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生态文化。
  加强城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每个社区配套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发展中小城市影剧院等,建设城市生态休闲公园、文化休闲街区、休闲步道、城郊休憩带等休闲设施,逐步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生态文化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和公益性城市公园。
  (二)保护和建设具有生态文化品质的美丽乡村。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底蕴、地域风貌、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村,打造崇尚“天人合一”之理、倡导中华美德之风、遵循传承创新之道、践行生态文明之路的美丽乡村和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特别要以制度保障生态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少边穷”地区消除贫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生态文化保护与增进百姓福祉的统一。
  通过财政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建设工程,综合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恢复自然景观资源;建设农村文体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民书画院、村镇文史博物馆、群众文体娱乐组织等,使其文化生活常态化,提升村镇生态文化整体功能。
  开发本源性的生态文化资源财富,以原住民为主体,打造和扶持具有区域、民族特色、市场潜力和品牌效益的休闲养生、生态旅游,“农家乐”、“森林人家”、文化传承展示、民间工艺制作、歌舞技艺表演等生态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造就生态文化淳厚、生态空间环保、绿色食品安全、百姓生活富足的美丽乡村生态文化经济区。
  二、加强生态文化遗产地保护建设
  (一)加强国家重要生态文化遗产地保护。对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等的生态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保护与修复完善。重视对农业生态文化遗产地保护。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文化奇观,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在文化的原生地保护文化遗产。总结中国第一代生态博物馆的创建实践和专家理论,在具有历史传承和科学价值的生态文化原生地,创建没有围墙的生态博物馆,由当地民众自主管理和保护其文化遗产,从而使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与文化遗产得到一体保护,提升保护地民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特别要实现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并与消除文化原生地的贫困同步。
  三、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和传播功能建设
  (一)开展国家“一园三基”建设。建立一个“国家生态文化博览园”,开展“生态文化创新基地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三项工程。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巩固提高“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等创建活动。
  (二)建立标本馆、生态博物馆、科普馆等生态文化普及场所。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文化的元素和内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生态文化博物馆等并免费开放,宣传普及森林、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常识、功能作用、演替规律和相互关系。培养生态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闻媒体等专业人才,加强公共场所各类生态文化廊道、知识标牌、宣传橱窗、户外电子屏幕等设施的传播功能。
  四、“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拓展生态文化互动体验
  (一)政府倡导,社团推动,民众广泛参与。在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荒漠化日、生物多样性日等“绿色节日”,推进社会民众广泛参与,营造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继续办好关注森林、保护母亲河、中华环保世纪行等主题活动;办好林博会、花博会、森林旅游节、竹文化节等大型公益活动;开展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摄影、工艺美术、征文、音乐节等各类专题活动,树立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珍惜资源的生态道德,亲身投入到低碳出行、合理消费、垃圾分类等实际生活之中。
  (二)开展生态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编写生态文化科普教材,组织生态文化体验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专题活动;继续开展“生态文化小标兵”评选、“童眼观生态”等活动。从娃娃抓起,传授生态文化理念,让孩子们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去体验,到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去参观,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悟身边的生态文化,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增强道德判断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珍爱自然、崇德向善的行为规范种在孩子们的心底。
  五、延展“一带一路”生态文化
  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以华夏古村名镇、茶马古道等地域古丝绸之路生态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民间艺术等为载体,承接古今、连接中外;以森林(茶、竹等)、湿地、荒漠、海洋、草原等生态文化为内容,搭建开放多元、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交流平台;拓展区域间、政府间、国际组织间生态文化交流互鉴,传播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化精神,赋予古丝绸之路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等新的时代内涵,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创建互联互通的条件和环境,助推陆海丝绸之路双边、多边和区域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方合作。
  生态文化作为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财富,传递真善美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生态文明时代的开启和生态文化的崛起,既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地球家园、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平正义、平等互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 江泽慧
  (本文系作者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