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公安主旋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弘扬公安主旋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公安网络正能量新媒体建设综述
近年来,作为政务新媒体中的第一梯队,公安新媒体以与时俱进的传播手段,为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安新媒体走过了初创期、扩张期、发展期三个阶段,目前已搭建起多层级、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一方面“双微”建设不断向基层完善,另一方面公安新媒体版图从“两微一端”延伸至秒拍、直播等新兴媒介平台。与此同时,警察自媒体在各个平台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凝聚警心,鼓舞士气,为公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新媒体矩阵建设 形成公安正能量合力
截至2017年底,公安系统微博账号有28286个,阅读总数达到660亿,较2015年增加10.3%;公安系统微信公众号5632个,其中活跃账号3724个,是2016年的1.26倍,阅读总数突破18亿,点赞总数突破1亿。
这样一组数字展现出近年来公安新媒体建设取得的成绩。目前,公安系统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多层级、多警种双微矩阵。同时,公安新媒体布局版图不断扩大,从“两微一端”延伸至新兴媒介平台,形成了功能互补、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公安舆论宣传阵地体系。
近年来,随着聚合类平台出现,公安宣传账号已不仅仅局限于“单兵作战”“单一模式”,而是以集群形式入驻覆盖面、传播面更为广泛的聚合类平台。目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以集群的形式入驻头条号、企鹅号、网易号三大平台,形成覆盖多警种的头条号、企鹅号矩阵,规模化效应显著,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近两年,短视频、网络直播风头正劲,公安新媒体充分运用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传播优势,发出公安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2017年3月,黑龙江省公安厅新闻中心开通“龙警小妹儿”网络直播平台,当天成功吸粉1万余人。此后又策划推出了24期网络直播,单期直播实时观看量已突破70万人次,直播总体受众达500余万人次。
2017年公安新媒体大范围进驻秒拍平台,发布视频数高达百个,部分账号的粉丝量从百万进阶千万,如@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秒拍粉丝量高达2938万,@平安北京的粉丝量达到1233万。公安新媒体运用秒拍和微博,构成了传播生态联合体,大大提升了公安秒拍视频传播力。
公安工作有着复杂性、专业性、艰巨性,有时不容易被外界理解。通过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如公安新媒体使用网络直播,使公众理解警察执法的专业性、复杂性,有助于警民的自省和相互审视。同时,一些公安新媒体注重突出个性化、塑造自身品牌形象,如@江宁公安在线使其具备类似“网红”的特征和传播优势,进而依托其形象实现跨平台的快速传播,为圈层化传播提供“传播虫洞”。
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警察自媒体逐渐崛起,协同增强主流文化影响力。部分警察自媒体贴近群众,以个性化内容进行辟谣澄清、寻人打拐信息发布、面向网民互动解答,在展现警察良好风貌、促进警民关系和谐方面影响突出,在维护警察权益、繁荣警营文化方面成效显著。警察自媒体协同官方发声,不断增强主流文化的传播力、渗透力、感染力,成为公安政务新媒体的有效补充。
紧扣热点问题 扩大传播力影响力
《安静,让他们歇会儿》等作品生动再现了一线民警的艰辛与付出;微话题#清明祭英烈#、#我在岗上#等多项议题设置,成功塑造了公安民警守护社会安宁、赤诚为民的形象;通过树立陈清洲、陈冰、胡光志、高宝来等公安基层典型人物,以点带面,增进了人民群众对警察的理解与信任……
公安新媒体通过积极探索网络传播规律,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弘扬主旋律。
同时,公安新媒体充分把握受众阅读心理和习惯,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交互传播方式,增强公安正能量的真实性、冲击性和互动性。交通普法宣传片《让生命无憾》以写实风格戳中泪点,达到了普法警示的教育作用;纪实短片《惊魂六小时》真实纪录公安办案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公安新媒体陆续推出了诸如《砺砺尘路 风雨与共》《对不起,我是警察》《速度与警情》等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短视频作品。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纷纷开展微博执法直播活动,极大程度展现了执法形象,促进了执法公平公正。在公安新媒体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媒体及自媒体加入到公安正能量的传播,涉警舆论生态得到极大改善。
公安新媒体矩阵不仅聚焦公安工作,而且关注民警生活和职业荣誉感。公安新媒体根据民警的需求设置议题,在思想上关爱民警、生活上关心民警,在提升民警工作积极性和队伍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警苑心语”的《警察爸爸给孩子的一封信》引发了广大公安民警强烈的情感共鸣。
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 增进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各地公安机关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争相打造“互联网+警务创新”模式。如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首创推出户政业务微信支付服务;“温州交警”微信公众号,首创车险便民服务中心,为星级用户提供多项掌上保险服务。相较于公安微信O2O服务民生,公安微博的民生服务功能侧重于权威发布、收集意见、倾听民意、信息查询。
当前,互联网已融入百姓生活,公安机关利用新媒体“网上收集网情、网下解决问题”,已然成为工作常态。@平安洛阳在接到网友举报违法种植罂粟后,利用多层级、线上线下同步处置的矩阵优势,警民联手6小时内就将两地罂粟依法铲除。
借助新媒体的及时互动传播优势,警民之间搭建起了多维度的沟通交流机制,或答疑解惑,或问计于民,让政务双微成为促进警民关系和谐的桥梁和纽带。如福建、广东等地的基层派出所均建立辖区或者社区微信群,增进了警民关系,达到了群防群治的目的。
紧跟新技术发展脚步,不断创新服务渠道平台和服务功能方式,公安新媒体结合大数据运用,实现政务信息和服务的价值延伸。2016年湖北武汉发生洪涝灾害期间,“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利用大数据为市民提供积水路段快速查询和新积水路段实时上报功能,大大提高了市民与救灾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效率。
利用新媒体,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结对子连成片,实现群防群治、打防结合。2016年5月,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建立了全国儿童失踪信息发布的官方渠道,借助“互联网+”助力打拐。平台通过官方微博以及接入高德地图、支付宝、滴滴出行、今日头条等各类移动APP应用,形成群防群治、全民反拐的良好局面。截至2017年9月1日,共发布1918条寻人信息,找回1847人,找回率为96.3%。
在不断探索传播公安正能量的过程中,公安新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手段,充分展现了公安机关忠诚履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出成效,充分展示了广大公安民警舍小家顾大家,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增进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改善了涉警舆论生态,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